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宋代 梅尧臣

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余作东同,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
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墬。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宋代 梅尧臣

园果已熟实未坠,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潭上篱边俱有为。一从潭岛辅长年,一自篱根图暂醉。

今将移近省中兰,壅培早与陶潜异。黄土肥浓沃井泉,朱栏屈曲侵阶地。

劲风不到何动摇,清露能沾谁著意。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

及此频邀同舍欢,向来莫羡钟繇赐。我家蓬藋不足云,强对嘉章颜起愧。

梨花忆

宋代 梅尧臣

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
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
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
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

赠陈孝子庸

宋代 梅尧臣

康州水边龙母坟,草树蒙蒙起风雨。
草色草蛇时往来,野鼠不穴坟上土。
嗟哉异类犹厚亲,岂彼人兮忘恃怙。
果生陈子孝且仁,终日劬劬在民伍。
天清天顺感其和,嘉禾骈枝立如股。
遐乡叹慕为尔邻,太守欣言出吾部。
中州士人传以夸,照顽烁孽良有补。
唯时火德君道明,粤南祝融孝所生。
若然宁独一陈生,筑堠表庐从此数。

辩疑赠献甫

宋代 梅尧臣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过永庆院

宋代 梅尧臣

荒凉旧兰若,古屋两三重。
庭下已无柏,涧边唯有松。
石阶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化俗似禅衲,破来缝石缝。

叔治遗草虫枕屏

宋代 梅尧臣

世传毗陵画,妙绝僧居宁。
不为权贵逼,所与乃忘形。
英机三尺素,落笔酒未醒。
忽为双飞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织如可听。
蚣蝑与蝼蝈,行跃势未停。
竹蝉及鬼蝶,飘飘翻翅翮。
蚊虻亦具体,纤悉皆可名。
广宗潘叔治,持作枕间屏。
我行因以赠,益见双眉清。

新霜感

宋代 梅尧臣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纫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宋代 梅尧臣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燿。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

走笔送王琪

宋代 梅尧臣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宋代 梅尧臣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
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
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余姚陈寺丞

宋代 梅尧臣

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
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宋代 梅尧臣

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宋代 梅尧臣

泛淮忌水大,我行浩以漫。
泝汴忌水浅,我行几以乾。
偶与困滞并,将独为此难。
穷堤有来客,芬芳可与言。
共休绿榆阴,置酒聊慰安。
主人虽仓卒,犹得具甘酸。
酸渍楚梅青,甘摘夏樱丹。
引觞吞日光,耳热不复叹。
俛仰已陈迹,未可忘兹欢。
谁思费生术,幻惑宁盘桓。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宋代 梅尧臣

浅绽燕脂紫蜡芳,深斟吴酎白琼觞。凤池人忆去年艳,雉省客无今日狂。

髣髴物华先上苑,依俙歌吹下昭阳。平明社雨莫催促,应玩移床欲近傍。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宋代 梅尧臣

蜀鞭虽紫多轻脆,最重商山节眼完。
挂在苍崖饱风雪,藓花如漆试求看。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宋代 梅尧臣

王家再见仲宣诗,鱼目盈车换斗玑。
自愧不从灵蚌吐,谁教相并夜蟾飞。
暂增光价千金重,终觉枯陈一芥微。
已出至珍来弹雀,恩蛇衔报此能希。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欧阳永叔移守此郡为我 ...

宋代 梅尧臣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求诗。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

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

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

况于尔实亲,告尔尔勿疑。

送毛秘校罢

宋代 梅尧臣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赖。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宋代 梅尧臣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

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

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宋代 梅尧臣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

玉椀盛冰滑,纱笼奏馔凉。庑深容小语,槐密漏微阳。

庭立卫兼霍,坐尊萧与张。清尘汲瑶井,泛宇蔼天香。

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楼传红帻唱,帘隐内家妆。

鸱攫曾无弹,蜂来误有芳。门傍铜铸马,帝所翠为觞。

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

雅著明时乐,需言盛德光。添花慕平一,赐菊异元常。

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