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重赋白兔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后身,文章节行一以同。滁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于钜鳌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笔秃愿脱冠以从,赤身谢德归蒿蓬。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宿安上人
胥裴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
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
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后辈苦前轻。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上林花未有,中禁綵先成。叶逐剪刀出,蕊从妆粉生。
红繁内人手,香染侍臣缨。不是将春竞,天心重发荣。
糟淮鲌
登泰山日观峰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黄,随天行无踪。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后园桃李花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五月五日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朱桵
答宣阗司理
西禅院竹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石兰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陌上二女
素手搴幂䍦,柔纤明春荑。转眄动桂叶,阳语启瓠犀。
阿姊金盛珠,阿妹缫籍圭。吹香袭行路,岂独下蔡迷。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李审言遗酒
赠京西陈郎中
送施縡秀才下第
永叔内翰见访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玉汝遗橄榄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幽庙
中伏日永叔遗冰
再送正仲
与用文师
咏扇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
送毛秘校罢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题刘道士奉真亭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游水帘岩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送可教僧归越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苏幕遮·草
赠琴僧知白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冬日送暹上人
寄岳州孙屯田
万表臣报山傍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舟中遇雪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守宫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袁大监挽词三首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舟上采菊
送董传
闻宣叔挺之围棋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