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哀国子黄助教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忆吴松江晚泊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早发大信口
咏扇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廨後木芙蓉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书哀
邃隐堂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青龙海上观潮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赠张伯益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颖公遗碧霄峰茗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永叔内翰见访
田家语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咏官妓从人
昭亭潭上别弟
送韩玉汝太傅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再和公仪龙图
种胡麻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赵秘校见访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拣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玉汝遗橄榄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谕乌
谢鹇和公仪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赠琴僧知白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咏象韩子华邀赋
送方进士游庐山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夜行忆山中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依韵四和正仲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登瓜步山二首
题刘道士奉真亭
辩疑赠献甫
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