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冠剑将朝去,常知好直言。戒辞犹可托,先见久应存。
莹白冰兼玉,清芬蕙与荪。堂涂从此闭,何日卜丘原。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愿嚏
真州东园
再和公仪龙图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忽有西山使,始遗七品茶。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柤。
五品散云脚,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
夜枕不得寐,月树闻啼鸦。忧来唯觉衰,可验唯齿牙。
动摇有三四,妨咀连左车。发亦足惊疏,疏疏点霜华。
乃思平生游,但恨江路赊。安得一见之,煮泉相与誇。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孤标近仙坛,依约闻坠露。俨如举止扬,稍见神爽悟。
晓月坐清轩,寒添壁间素。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
重赋白兔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后身,文章节行一以同。滁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于钜鳌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笔秃愿脱冠以从,赤身谢德归蒿蓬。
再依韵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早发大信口
答宣阗司理
答裴如晦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和正仲再和罢饮
九月一日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赵秘校见访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永叔赠绢二十匹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醉中和王平甫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苏幕遮·草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谕乌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送王正仲长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
云间月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别钟京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赠刘谋合副
过鸣雁城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泊下黄溪
李审言遗酒
啄木二首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舟中闻蛩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游隐静山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