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携手出中闺,殷勤尅密期。密期虽不远,回顾步迟迟。
书哀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金明池游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登瓜步山二首
淮雨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饮韩仲文家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张法曹归阙
张侍郎中隐堂
逢曾子固
依韵和子聪见寄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重送曾子固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忆吴松江晚泊
袁大监挽词三首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次韵和再拜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拟王维偶然作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鲁山山行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阻风寄刁安国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寄岳州孙屯田
永叔赠绢二十匹
万表臣报山傍
送罗职方知秀州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
石兰
送黄生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拣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再别仲仪
月晕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赠月上人弹琴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读贤愚录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梦后得宋中道书
五月十日雨中饮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拟张九龄咏燕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秋风篇
登乾明院碧藓亭
采芡
韵语答永叔内翰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江邻几寄羊羓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再至洛中寒食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