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宋代 梅尧臣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宋代 梅尧臣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宋代 梅尧臣

携手出中闺,殷勤尅密期。密期虽不远,回顾步迟迟。

书哀

宋代 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宋代 梅尧臣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宋代 梅尧臣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金明池游

宋代 梅尧臣

三月天池上,都人袨服多。
水明摇碧玉,岸响集灵鼍。
画舸龙延尾,长桥霓饮波。
苑光花粲粲,女齿笑瑳瑳。
行袂相朋接,游肩与贱摩。
津楼金间采,幄殿锦文窠。
挈榼车傍缀,归郎马上歌。
川鱼应望幸,几日翠华过。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宋代 梅尧臣

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
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
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
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
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罂缸。
开口必典车,省腹唯空腔。
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
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
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登瓜步山二首

宋代 梅尧臣

山上浓云合,江南暴雨来。
将归林下岭,中路遇风雷。
心速湾犹远,行迟伴屡催。
舟师添系缆,儿女望人回。

淮雨

宋代 梅尧臣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宋代 梅尧臣

知君少以勇,曾向萧关战。
横刀突虏围,夺马伤胡箭。
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
今来提汉卒,寇盗清秦县。
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宋代 梅尧臣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己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余,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宋代 梅尧臣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
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
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
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
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得所遗诗。
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
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
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闲辞。
洛川花图多品目,斗新争巧始可疑。
读书又忆石夫子,似蚕作茧诚有之。
镇阳归梦北潭北,吟此八章谁谓痴。
最後有文吊尹子,寿夭唑问信所悲。
共书大轴许传玩,一日百展曾忘疲。
报君亦欲齎满轴,恐费纸墨令人嗤。

饮韩仲文家

宋代 梅尧臣

饮酒众所嗜,未若朋会乐。
终日不为荒,於时岂多作。
坐客十余人,七子实棣萼。
杯行发严令,孰不资善谑。
巧词剧猱捷,辨机如弩彍。
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正言讦诡谀,简礼去酬酢。
迭嘲果与蔬,相呼花间药。
是非不亲亲,笑语何落落。
夜归欢有余,孩稚扶仍噱。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宋代 梅尧臣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百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劝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余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鸜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於君无所营。

张法曹归阙

宋代 梅尧臣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张侍郎中隐堂

宋代 梅尧臣

畴昔人归老,於兹望白云。
门高知後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逢曾子固

宋代 梅尧臣

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
遽传曾子固,愿欲一相见。
顺风吹长帆,举手但慕羡。
杨子东园头,下马情眷眷。
昔始知子文,今始识子面。
吐辞亦何严,白昼忽飞霰。
我病不饮酒,烹茶又非善。
冷坐对寒流,萧然未知倦。

依韵和子聪见寄

宋代 梅尧臣

尝念饯行舟,风蝉动去愁。
独登孤岸立,不见远帆收。
及送故人尽,亦嗟归迹留。
洛阳君更忆,宁复醉危楼。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宋代 梅尧臣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宋代 梅尧臣

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余作东同,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
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墬。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