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一日曲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水荭
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
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和中道雨树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 ...
昔辨荆州误,今为越叟迷。黄甘与绿橘,正似珷玞圭。
九月一日
授衣念徂节,阖棺伤故人。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
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背市面山色,平目观白云。渔舟溪上歌,游客栏边闻。
俯檐翠柏瘦,蔓篱秋实蕡。偶来心意静,尘虑如扫坌。
云间月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再依韵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答裴如晦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六 明月
明月已生城上头,小星光灭大星流。来朝放榜出宫去,何处残花转入沟。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赠刘谋合副
再寄歙州潘伯恭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送董传
缑山子晋祠
江邻几寄羊羓
冬日送暹上人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问答 其五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寄滁州欧阳永叔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田家屋上壶
野鸽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舟中遇雪
雨中移竹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雨还
李审言遗酒
游隐静山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雍丘遇雨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书谢师厚至
忆吴松江晚泊
夜行忆山中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和正仲再和罢饮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稚子获雀雏
泊下黄溪
寄岳州孙屯田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赵秘校见访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梦登河汉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