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游水帘岩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相期物外游,共醉仙坛石。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雍丘遇雨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答裴如晦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园果已熟实未坠,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潭上篱边俱有为。一从潭岛辅长年,一自篱根图暂醉。
今将移近省中兰,壅培早与陶潜异。黄土肥浓沃井泉,朱栏屈曲侵阶地。
劲风不到何动摇,清露能沾谁著意。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
及此频邀同舍欢,向来莫羡钟繇赐。我家蓬藋不足云,强对嘉章颜起愧。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舟上采菊
云沈生
韩玉汝遗油
余姚陈寺丞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赠琴僧知白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春晴对月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黄敏复尉新城
一日曲
张侍郎中隐堂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江邻几寄羊羓
种胡麻
直宿广文舍下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桫椤树
送何遁山人归蜀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万表臣报山傍
青龙海上观潮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送曾子固苏轼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依韵和载阳郊外
雨燕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哀马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河南张应之东斋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得王介甫常州书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咏象韩子华邀赋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水荭
得山雨
元日朝
书窜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依韵四和正仲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韵语答永叔内翰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