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寄岳州孙屯田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六月御沟驰道间,青槐花上夏云山。退朝侧帽惊时晚,近树闻香暗咏闲。
新雨贾生车喜出,旧年潘岳鬓添斑。老惭太学无经术,空饱齑盐强往还。
送董传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一出屡更郡,人皆望酒壶。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
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
杂诗绝句十七首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累累后堂柰,落尽风雨枝。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赪泥墨印几壶醁,将慰穷途阮步兵。一夜临流对明月,举杯愁听雁来声。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青蓑潭上老,赪尾网中鱼。买作秋盘脍,还思远客书。
越齑橙熟久,楚饭稻舂初。虽去故乡远,不嫌为馔疏。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灯光暖热夜催春,天半楼开饮近臣。驰道横头起山岳,露台周匝簇朱轮。
隔帘艳色多相照,下马轻豪各竞新。我已暮年殊趣向,浓油一盏桉边身。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黄生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朱桵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村豪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余令之会稽新昌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依韵四和正仲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苏幕遮·草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留别乐和之
青龙海上观潮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赠张伯益
又平律一首
铜坑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涂山
舟上采菊
依韵和永叔见寄
欲阴
答中上人卷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永叔请赋车螯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守宫
送方进士游庐山
汴之水三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拟张九龄咏燕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闻宣叔挺之围棋
李审言遗酒
张太素之邠幕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过永庆院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哭谢公仪学士
送杨辩青州司理
游隐静山
留题希深美桧亭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送何遁山人归蜀
和蔡仲谋苦热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