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书谢师厚至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咏宋中道宅棕榈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诗称庤钱镈,南亩兴农作。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穫。
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读贤愚录
雨还
哀马
咏官妓从人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烟潭深不极,鉴碧无菱花。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元政上人游终南
金明池游
走笔送王琪
阻风宿大信口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和韩子华桂花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舟中闻蛩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登泰山日观峰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永叔进道堂夜话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重送曾子固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一日曲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洛阳牡丹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感李花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与用文师
西禅院竹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
韩玉汝遗油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悼亡三首
梦后得宋中道书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汝坟贫女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咏扇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再至洛中寒食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留别李君锡学士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水荭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袁大监挽词三首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苏幕遮·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