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雨还
陌上二女
素手搴幂䍦,柔纤明春荑。转眄动桂叶,阳语启瓠犀。
阿姊金盛珠,阿妹缫籍圭。吹香袭行路,岂独下蔡迷。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再送正仲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茸茸剪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春日游龙门山寺
阻风宿大信口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桓妒妻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昏。来新去成故,俯仰变凉温。
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
祸福相为基,损益不复言。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咏象韩子华邀赋
张侍郎中隐堂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閒咏寄呈次道
再和公仪龙图
送黄生
施君挽歌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留别乐和之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惜春三首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醉翁吟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依韵四和正仲
逢牧
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幽庙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饮韩仲文家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异同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村豪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后园桃李花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李审言遗酒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坐睡依韵和持国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赠京西陈郎中
丁端公北使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翠羽辞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