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见寄
逢曾子固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重赋白兔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后身,文章节行一以同。滁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于钜鳌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笔秃愿脱冠以从,赤身谢德归蒿蓬。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况登太行入汾曲,正穫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元日朝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西城橐驼来贺兰,入贡美玉天可汗。萧关夜开月团团,弹筝古峡鸣哀湍。
前将军,不擐甲,取大官。今将军,能抚士,尚盘桓。河西五郡兵气完,骏马跃栈无箭瘢。
我嗟乘劣不受鞍,焉得乞与都人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和韩子华桂花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贷米于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云沈生
玉汝遗橄榄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赠琴僧知白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韩玉汝遗油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游水帘岩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河南张应之东斋
诸韩来会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永济仓书事
依韵和载阳郊外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送王正仲长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汴之水三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和正仲再和罢饮
忆吴松江晚泊
万表臣报山傍
陌上二女
舟中闻蛩
翠羽辞
施君挽歌
咏扇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韵语答永叔内翰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逢牧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野鸽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登乾明院碧藓亭
再别仲仪
依韵四和正仲
送田遵古秀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