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戏题四绝句 其四 鸡怨言

戏题四绝句 其四 鸡怨言

宋代 释智圆

三个因何各自强,竞誇己德掩他长。冥冥风雨茆堂闭,至竟谁先报晓光。

诗人释智圆的古诗

读王通中说

宋代 释智圆

孟轲荀况与杨雄,代异言殊道一同。
夫子文章天未丧,又于隋世产王通。

旅舍言怀

宋代 释智圆

旅舍少相识,孤吟俗态分。
客情生夜雨,归梦入秋云,
砌冷萤频过,窗幽雁忽闻。
西峰泉石在,终去谢人群。

湖西杂感诗

宋代 释智圆

雪晴山院景堪跻,玉树琼楼照碧溪。
日暮忽惊销烁尽,百年豪富事还齐。

湖上望月二首

宋代 释智圆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两不殊。
学道未能同冈象,也于深处见圆珠。

赠简上人诗

宋代 释智圆

常人隐林泉,反为名利萦。
志士处阛阓,杳有江湖情。
有客务高洁,禅房闭重城。
闲门无俗迹,坏壁饶虫声。
卧落春砌花,吟尽霜蟾明。
道希君子知,贫任时人轻。
秉操期不渝,长保孤松贞。

玛瑙坡即事

宋代 释智圆

玛瑙坡前住,清幽绝世缘。
湖澄秋夜月,山碧晚晴天。
了性方成佛,烧丹漫学仙。
会逢温伯雪,目击道还全。

松下自遣

宋代 释智圆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

寄曦照上人

宋代 释智圆

尘外禅房掩渺瀰,高情终与俗流违。
苦吟几度成华发,默坐连宵忆翠微。
风带荷香飘静榻,雨滋苔色汙闲扉。
炎天几阻相寻兴,空倚危楼对落晖。

闲居示友人

宋代 释智圆

冷淡谁知趣,闲房枕水湄。
秋窗开暮景,孤枕梦天涯。
道直时流笑,心清夜月知。
何当学支遁,共约买山期。

山中与友人夜话

宋代 释智圆

草舍闲宵坐,消摇事可凭。
澄心防有著,深隐贵无名。
砌月移松影,风泉混磬声。
共期吾道在,万事任营营。

病中玩月

宋代 释智圆

岁岁中秋夜,玩月泛平湖。
今为病所侵,伏枕此约辜。
辗转席蓐间,四体如松枯。
辛酸滋味加,闲况适兴徂。
入夜月渐高,晃晃照廊庑。
冷色射轩窗,爽气袭庭芜。
泽畔唳孤鹤,声声若相呼。
是时披衣起,顿觉病魂稣。
倚杖来前轩,竹榻教人铺。
与月相对坐,欢玩如同徒。
流睇及群物,光彩一何殊。
遥山列银屏,空潭开玉壶。
楼台饰琼瑶,阶除若冰敷。
寄语求仙辈,何必去玄都。
逡巡月西落,竚立更踟蹰。
一别又一年,明年知在无。

吴山庙诗

宋代 释智圆

君子尚权变,权变贵合道。
子胥薦专诸,子光专非好。
父雠共戴天,乞师恨不早。
子光既得志,入郢事征讨。
报父既鞭尸,谏王仍杀身。
孝子节方全,忠臣道且新。
驰名天地间,岂是悠悠人。
青史书盛烈,血食旌遗尘。
庙堂耀晨曦,庙木荂阳春。
往来无知俗,焚香勤祷祝。
忠孝不敢行,神兮宁降福。

戏题夜合树

宋代 释智圆

明开暗合似知时,用舍行藏诫在兹。
绿叶红葩古墙畔,风光羞杀石楠枝。

寄道士

宋代 释智圆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
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
堂闲秋擣药,坛冷夜朝真。
几忆蓬壶顶,蟠桃烂漫春。

戏题四绝句其二·鹿让鹤

宋代 释智圆

身有素斑文既备,顶峨双角武仍全。
我兼文武为时瑞,汝但白身空有年。

赠闻聪师

宋代 释智圆

淡然尘虑绝,禅外苦风骚。
性觉眠云僻,名因背俗高。
水烟蒸纸帐,寒发澀铜刀。
几宿秋江寺,闲吟听夜涛。

赠清义律师

宋代 释智圆

律藏精持世所稀,淡然高趣自忘机。
禅开静室苍苔遍,饭起闲窗独鸟归。
雪岳夜钟清度枕,水轩秋月冷侵衣。
吟馀讲罢无他事,人外时容扣竹扉。

送人归旧隐

宋代 释智圆

要地慵投刺,刚肠耻折腰。
旧山归兴切,残日去程遥。
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
到时云树下,静听厌悬瓢。

雪西施

宋代 释智圆

范蠡无西施,胡以破吴国。
吴王轻社稷,为惑倾城色。
夫差强变弱,勾践雌成雄。
岂惟陶朱策,实赖西施容。
西施语复贤,褒贬何昏蒙。
但说倾吴罪,都忘霸越功。

送僧还四明

宋代 释智圆

远携瓶锡秣陵城,又逐秋风过四明。白石清泉寻旧约,碧云红树动离情。

路从朱雀桥边去,舟自丹阳郭里行。惆怅客中频送客,更堪疏柳暮蝉声。

释智圆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 26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