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重过华下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臧郎中挽歌二首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卤簿去悠悠,西郊乱叶秋。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愁。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文武从容两有馀,公槐将幕往来居。已安四海如三杰,欲散千金比二疏。
今日监边亲跪毂,佗年入殿赐乘车。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又寄题陟屺寺
钱子高挽歌二首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吕禄庙
哭公素 其二
丹旌倚輤车,荣辱尽虚无。半道骅骝顿,先秋兰雨枯。
儿痴才过龀,亲老不胜扶。家事今萧瑟,宁将未第殊。
晓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醴与子才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贻夸者
和子渊元夕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又绝句
送王校理
玉徽亭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和君锡雪后招探春 其一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送王校理守琅琊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谏院题名记
伫月亭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送晁校理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瘿盆
乐轩
又击毬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走索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夏日西斋书事
喜张圣民得登州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送谢都官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游喷玉潭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送郑推官 其二
送晁校理知怀州
贻宋四行简迪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送张太博知岳州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送皇甫寺丞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送向防御知陈州
送吴耿先生
孟尝
和君倚日本刀歌
五哀诗·晁大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