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丁秘丞知雍丘
送醴与子才
药轩
雨馀条甲绕阶生,往往桐君昔未名。采贮不须勤暴彗,秋阳日日满檐楹。
游喷玉潭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送周寺丞畋知洛南
太华指商于,中间百里馀。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朔会堂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早春寄景仁 其一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愁看柳渐绿,忍更折残梅。
双井茶寄赠景仁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昔日程文士,中间侍坐宾。游陪惭晚辈,待遇过它人。
方叹龙门远,俄惊马鬣新。西园行乐处,引领但沾巾。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宜甫东楼晚饮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塞上 其四
和陈殿丞芍药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送冷金笺与兴宗
送孟著作知济阴
送兴宗之彤阳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读汉武帝纪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乐轩
郭氏园送张仲通出刺棣州
晓景亭
宫漏谣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清风台
游山呈景仁
潮水 其一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孟尝君歌
喷玉潭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送冯状元归鄂州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送五太祝知伊阙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送刘观察知洺州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双竹诗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郑待郎挽歌辞
送吴仲庶知江宁
乌栖曲二首 其二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秋夜望月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