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灯下酣歌击唾壶,匣中龙剑夜噫呜。太平不用黄公略,閒与儿孙说阵图。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秋水蒹葭思不禁,扁舟重繫此溪阴。犊眠疏草犹迷径,鹤哺新松欲满林。
采药常嫌惊鹿迹,山中初服野人心。旧来渔父多相笑,一别江湖霜鬓侵。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
鸟名
皇居肃凤城,迢递干云霓。孔盖凌风翔,翠帱纷绮缬。
伊余慕休名,雀跃趍前哲。射隼幸逢时,鸿飞下羁绁。
差池背雁行,委蛇滥鸳列。弹冠侈鵔鸃,含香重鸡舌。
自怜鹪鹩枝,徒惭鸴鸠拙。关雎咏清化,凫鹥际盛烈。
眷言守忠贞,宁复辞缁涅。
送万容斋通判南雍
人言南土乐,况复郡名雄。五岭云中合,诸夷徼外通。
家传孔林学,俗仰曲江风。骥足真堪展,无嗟西复东。
萱节图为俞汝承题
有草目以萱,英英倚孤岑。皎皎岁寒节,风霜讵能侵。
北堂宁以清,耿耿怀素心。一朝结芳实,蓺之琼树林。
赠北溪隐者
古藤修竹一溪阴,寻得柴关径转深。卖畚得将供鹤食,垂纶不着羡鱼心。
花怜清品閒常灌,诗喜新题病亦吟。老去故情终偃蹇,肯随闾里学浮沈。
送陆鍊师归领道会
少君初得道,谒帝上清宫。凫舄来天外,鸿书秘枕中。
祗缘丹室在,重与世人逢。缩地元无术,泠然独御风。
芳洲赠袁太医
明时容吏隐,犹自慕沧洲。绝艺成三折,新诗寄四愁。
为园谢机械,行世任虚舟。乡梦依然在,清溪双白鸥。
寄题前汤庵
空林回夕照,清梵尚依微。野鹭窥僧钵,天花缀佛衣。
经翻长日过,锡伴暮云归。欲托门人宿,因观静者几。
南湖耕雨 其六 金霞夕照
千峰如散绮,夕阳在山半。山中人欲归,适意忘景晏。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画省犹牵袂,征帆动渭浔。九重将异命,千里惬归心。
□□□□□,幽居忘越吟。我亦多乡思,金门聊陆沈。
送朱省簿乐安
居人怯中夏,行子发长安。尊酒怜乡国,天风思羽翰。
莺声春尽少,江色夜深寒。回首孤帆远,谁歌行路难。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锦字亲裁龙凤斿,羽林对对拱宸旒。楚人浪拟相如赋,天子元非云梦游。
送邹学士赴南京
摇山仙馆接瀛洲,稷下名儒早见收。玉笋暂随鹓鹭入,金陵重忆凤凰游。
传经鹤禁恩犹渥,问道鹅湖意始酬。莫爱江山久留滞,伫看明主待谋猷。
会同年二首 其一
对酒复何疑,相惊十载期。鲲鹏同变化,鹓鹭数追随。
筵敞通侯第,歌怜少女词。不愁归路暝,后会恐参差。
拟凛凛岁云暮
肃肃秋节至,草腐夕萤飞。众芳尽零落,霜露沾人衣。
衣沾不足惜,惜此绮罗襦。锦衾怜独旦,彷佛梦见之。
执手相晤言,燕婉追昔时。愿得同予美,两情终不渝。
誓言未终竟,恍然出中闺。不如鸳与鸯,两两相迫飞。
日出倚庭树,彷徨恋落晖。耿耿抱素志,泪下不自知。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一
肃肃整晨驾,行行出秦中。百里日复舍,暮秦多寒风。
岂不惮雨雪,王事縻我躬。念此如宿夕,胡然隔春冬。
矫首望西南,双双见飞鸿。飞鸿有羽翼,秦路将安从。
王母歌 其四
云母屏前吹玉笙,侍儿犹识董双成。笑余学隐金门客,太似当年方朔生。
题刘氏雪竹图
蚤闻杨氏传清白,千载君家更绍芳。庭竹萧萧带残雪,粤南应为比甘棠。
观出军十首 其九
大将凿凶门,边庭节制尊。登坛戈剑拥,扫境鼓鼙喧。
投石军中戏,椎牛幕下恩。折冲樽俎意,千载与谁论。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二
戏陆节之 其二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八
游仙三首 其二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乡园偶成
挽卢湲江父
至后二日雪
上巳宴集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七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五 千年运
观出军十首 其一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二
步虚词四首 其一
送周嘉遇之景陵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一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送全翁掌教常熟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三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一
许院判挽歌二首 其一
采莲曲 其五
又治徵卷
送骆两溪谢病还武康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六
送严节推
咏紫薇花
读李忠定靖康传信录二首 其一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寿嵇川南母 其三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三
和玉溪斋居对雪一首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二
寿陆颐斋七十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二
得家书三首 其二
送南丰尹高文明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 其一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二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二
秋居五首 其二
寿吕思斋七十
题惠坡
题张学士仰宸楼卷
咏菊十首 其八 粉西施
赠青乌家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南湖耕雨 其三 西山烟寺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