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万骑出长安,都人夹道看。旗参龙虎动,剑带鸊鹈寒。
玄社新分土,黄金尽筑坛。九重忧正切,又见选材官。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二
再世悬弧添丽藻,九重赐果助新欢。昴精重应中台位,德聚俄占太史官。
手和酒醴情偏渥,天与麒麟福最完。英物不须啼自识,高门只在帝京看。
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 其一
一盏清灯一榻尘,山深狐鬼共为邻。年来伎俩看都尽,遮莫山精巧试人。
题华氏抚弦小像
池台应未改,山水已希声。妙寄丹青笔,深传绿绮情。
幽兰春日恨,别鹤夜堂惊。何必雍门客,能令泪满缨。
送沈二槐改任惠州
相逢何事忽离群,千里铜符喜再分。鹤发重看归锦服,凤毛初见接青云。
双槐旧望吴中起,五马新谣海外闻。更和渊明诗揔好,知君家世自休文。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二
岁晚不一遇,知君自晏如。贫收乞米帖,病学养丹书。
野竹编渔舫,山花荐客蔬。风尘初息驾,莫讶故人疏。
茹澜堂号诗
灵液千年发,虚堂半岭悬。池喧瀑布雨,窗暝具区烟。
长日云俱卧,幽襟俗尽捐。吾缨如可濯,携手弄潺湲。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丞相好推贤,金貂七叶传。恩遗掌玺日,庆发梦熊年。
玉树看双植,桑弧喜再悬。惭余汤饼客,秋至又登筵。
咏污渠鹤
华表归何日,乘轩事已非。终朝独含垢,所幸脱虞机。
失侣频看影,长鸣似诉饥。空馀出尘意,皎皎向寒晖。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一 葵
卧病违朝谒,依然向日心。不见清溪上,葵花一院深。
送姚友竹二首 其一
东风桃李满,忽向剡溪归。江暖知鲈美,春深爱蕨肥。
故山麋鹿友,初服芰荷衣。千里还相忆,寻君旧钓矶。
花朝感兴
疏雨轻风湿晓烟,曲江春色倍堪怜。新蒲江柳行宫里,语燕啼莺御道边。
拟向尊前销客思,更于花下惜芳年。明时事业非无赖,扬子何为独草玄。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衡山老人得奇趣,坐向寒空写枯树。孤峰嶪嶪虎豹蹲,修竹离离凤凰翥。
邓林从此失珍材,碣石谁为徙天柱。吁嗟不独模形似,劲质清标更生气。
槎枒不作妩媚姿,礧砢应无媕婀意。忆昔山空薮泽深,樵夫牧竖时窥侵。
一朝点染入绢素,始信志士相知心。洛阳三月春可怜,黄鹂碧草同娟娟。
桃李花开玉楼曙,梧桐枝拂金井寒。西风野外动秋色,平芜惨淡生苍烟。
何如此石还此竹,古木千载俱依然。吁嗟亦有王宰山水韦偃松,苦心白首徒为工。
送顾槩
逢君未徂暑,别去又重阳。一官新拜命,廿里古封疆。
水落舟樯远,天清驿树长。东昌本畿辅,指日见辉光。
送人作教龙阳
蓟门千里下荆门,别意乡情共一尊。好向春风种桃李,花开正近武陵源。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一
国计须盐铁,君行亦壮观。一星离北极,六月发长安。
城树欹残暑,河梁下急湍。伫听旋旆日,献论续桓宽。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八
灯火城西几万家,仗来驰道满烟霞。须臾拜舞千官合,宝炬光中驻翠华。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三月正当三十日,落花寂寂对閒门。莫言春尽浑无事,分菊移葵事更繁。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
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多惭旧日沧江伴,独向金门立晓霜。
送周嘉遇之景陵
燕山楚泽共微茫,细雨春帆度汉阳。好向鳣堂理吟卷,竟陵东渚即沧浪。
得家书三首 其三
春尽逢南雁,翻令感岁华。五年犹作客,一命亦为家。
肉食愁黄竹,莼羹想白华。何时莱子服,谩向故人誇。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读李忠定靖康传信录二首 其二
题何兰幽谷卷代
拟青青陵上柏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挽张封君
午日途中忆诸弟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二
送黄三峰佥宪山东
长至日寄弟口号 其二
春尽怀故园
采莲曲 其八
送罗希文掌鄞县教
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一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送邹均敷
寿嵇川南母 其二
赠舅氏
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 其二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代作许寿诗
吕梁题养素轩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二
送吴道士
送益上人南归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初入都寄亲知
送许琥作教六合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怀朱数畴
南湖耕雨 其六 金霞夕照
送高都谏倅广东藩幕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寿嵇川南母 其四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澹庵诗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五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二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走笔柬数畴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二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四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二
铁瓶草堂二首 其二
送陆奎之峄县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题石溪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四
清明日独坐感怀
观出军十首 其一
题阳峰一首
寄题前汤庵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二
题刘氏雪竹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