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四月行台暑雨过,方池无数长新荷。贪观物意归来晚,杨柳薰风到面多。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一
排风御气复鞭霆,历览无边造化情。随分自能无至乐,玩心谁复识高明。
先天图有年年运,皇极书为世世经。首尾诗成多寓兴,调高白雪少人听。
咏颜鲁公
蓬利何堪屈大才,平原出守亦微哉。忽逢动地风尘起,不使中流砥柱摧。
争坐已难追雅论,立朝宁畏忤奸回。自骑箕尾归天上,长播英风遍九垓。
绛守王汝绩新学诗以美之
先生为郡冠诸公,兴学由来有古风。青史无劳称卫飒,黄堂今复见文翁。
化行古水弦歌内,道在金台俎豆中。老我河汾遗教远,相思应与此心同。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五
三百年来新郡邑,七千里外古蛮荒。无私好是中天月,布满清辉一样光。
送廖少卿上京二首 其二
理寺名卿得俊僚,六年又促紫宸朝。石城解缆江风细,淮浦扬舲海雾消。
入觐九天瞻日月,联班五夜听箫韶。吾人久抱苍生念,清问深期答圣尧。
发通津驿三首 其三
五色天书出禁中,儒臣将命按三东。沧波南下通洙泗,鱼跃鸢飞总帝功。
王都宪展祭
天恩新许拜松楸,又送中丞出帝州。尚忆朝端中獬豸,还看驿路跃骅骝。
凤林迎节从天上,鸾诰颁封到陇头。忠孝两全人共仰,可无直笔继春秋。
自仪真入大江
仪真南入大江隈,江上云帆向晓开。满目好山云簇簇,连天骇浪白皑皑。
还思二十年前渡,又自三千里外来。北阙承恩方浩瀚,之官今上凤凰台。
忆绣荣二孙
绣孙犹未识阿翁,翁在山东一马骢。近别荣孙春又夏,相应学语问阿翁。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二
多情累月重留连,惆怅西风送别筵。咫尺江山暂分手,及归应在早花前。
寄王用章宪副
每从青济忆同官,祗隔沧溟一水宽。我捧天书沧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
山水图为赵给事赋
黄门给事好事者,一幅江山谁为写。云雾波涛满眼生,坐觉襟怀自潇洒。
衡庐倚叠岷峨高,洞庭彭蠡洲渚交。又疑雪消蜀水来,黄牛白马增春涛。
细看清浊分天地,地脉山形宛相际。良工妙夺造化工,白浪青林走云气。
缘江细路古木齐,耳畔似闻幽鸟啼。倚岸扁舟久将济,入云茅屋谁同栖。
江草山花不知数,采芳未是良辰暮。英灵不闻涧谷歌,仁智自谙水山趣。
忆我昔游天下时,跋涉险阻探清奇。何如此图不出户,胜槩一览无所遗。
读易轩为杜御史赋
风满幽轩净晚襟,韦编三绝在追寻。方看龙马三奇偶,又见羲图转古今。
细草初生春径浅,芳花早落夜庭深。画前有易君知否,祇信尧夫最苦心。
公安咏古
古砌长衢满绿苔,疏篱多傍水边栽。欲知何处怀平仲,老竹荒祠风雨来。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四
黄甲声名四十年,薇垣粉署共称贤。方看荐鹗升三事,又乞归身别九天。
恩诏近从丹阙降,使车遥向碧山悬。耆英莫谩誇中洛,江右风流也自传。
挽祝处士
鸿去青冥定几年,东吴声誉至今传。高情未必寻丘壑,清隐还应在市廛。
竹坞邀宾留旧榻,芸窗教子剩残编。黄门底是推恩处,紫诰回鸾下九天。
和张都宪合欢莲房
宪台台下有莲塘,一种高荷迥异常。乍见仙花开并蒂,旋看瑶实结双房。
垂垂共压秋波净,袅袅同沾晓露凉。绝胜当年连理瑞,画图还拟进明光。
再用前韵三首 其一
风纪都应属内台,官清公道一时开。科条自是公天讨,门馆何由有货来。
声誉已知驰峻极,文章况复动昭回。不须遍揽江湘辔,坐见澄清匝九垓。
再用前韵三首 其三
刑曹理寺近乌台,坐对湖山画障开。芳草有情还渐长,好风无约自频来。
移文谩想高人去,联骑频同上客回。为恋明时归未得,思亲空复诵南垓。
纳溪
持节南来几日留,纳溪小县纳溪头。市衢寥落小何少,宪府荒凉境自幽。
六诏云山随地远,三巴烟水接天流。只今溪洞犹多梗,五月南征忆武侯。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沅州己酉元日二首 其二
次刘佥宪见寄韵四首 其四
沅州己酉元日二首 其一
古滕薛城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七
五友诗 其二 梅
挽舒大尹二首 其二
秋日灵岩道中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四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八
送赵大参之浙江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
送吴祭酒还南京
栖霞行台夏日
锦城寓馆八首 其四
金台送别为李进都指挥赋二首 其二
水阁二首 其二
纪先人旧游三首 其三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
看杨花戏作
久不作诗偶赋
春兴三首 其三
仪真三咏 其一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三
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竹
挽舒大尹二首 其一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八 木犀
洞庭湖阻风四首 其二
题冯处士卷
过沅州见故乡父老从戎者与道家乡事多有识先人者因赋此
再用阴字韵简张都宪
画梅歌为朱大理题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三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二
送郑侍郎归省
泸川古意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四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二 兰
高邮冰泮发舟
斋宿杂咏十首 其九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九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七 栀子
草凉楼驿
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三
金陵春望四首 其二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四 太史公
宝庆喜雪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九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三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
宿界亭驿
高邮大雪河冰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三
蜀中元夕
题毋处士画梅竹二首 其二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四
简焦李罗刘四侍御五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