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东南水陆会真州,河朔风云拱上游。潮落瓜洲远渡出,天连扬子大江流。
迎銮镇古名犹在,解剑桥荒事已休。多少繁华成俯仰,万家烟火不胜秋。
静得轩为刘佥宪赋二首 其一
结屋端居绝垢氛,独怀冲默事天君。看从上下机缄露,悟到中间造化分。
细雨缓催幽砌草,好风轻卷太虚云。收功欲问知何似,纵是无声也自闻。
发成都
夜雨朝来歇怒雷,成都江上画船开。高低竹树连村合,远近峰峦入望来。
鼓枻易伤渔父志,著鞭难觅祖生才。烟波好景空无限,远思撩人未易裁。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二 榴
细叶枝枝翠,娇英朵朵红。爱看房有实,不信色为空。
迎夏葵争发,倾阳意略同。因之思汉武,花满近郊浓。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九
在阴鹤相应,迁乔鸟当歌。琴书满瑶席,良朋亦歌多。
各爱芳菲时,共惜光阴过。齐心何所求,所求保太和。
壮年不努力,奈此老大何。
董公二首 其二
纷纷豪杰欲兴刘,缟素应为第一筹。何事元功盟带砺,丹书不到董公侯。
送廖少卿上京二首 其一
龙江五月发扁舟,大理名卿上帝州。千里好山名翠嶂,两堤杨柳荫清流。
鸣镳紫陌思前度,簪笔黄门忆旧游。若见中朝知己问,丹心不改雪盈头。
送欧阳宪副
凛凛谷中风,亭亭山上松。风声亦何劲,松自无改容。
竞秀固妍好,弱植徒丰茸。独于霜雪馀,卓然见高踪。
悠悠四十年,所遇多尚同。欧阳信佳士,亮节抱始终。
苍苍岁寒质,展可为国庸。适来述所职,归思何匆匆。
载歌君子篇,德期皓首崇。
纪先人旧游三首 其一
坛树浓阴覆四墙,春深好鸟啭笙簧。慈亲此日不同听,乐意翻成泪两行。
纳溪
持节南来几日留,纳溪小县纳溪头。市衢寥落小何少,宪府荒凉境自幽。
六诏云山随地远,三巴烟水接天流。只今溪洞犹多梗,五月南征忆武侯。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五
涓埃无补圣明朝,持节南荒岁月遥。几见阑干南薜荔,旋看烟雨绽芭蕉。
山城每听钟声早,金阙常思扇影高。为报鹓行旧知己,耽书未解子云嘲。
辰溪次赵子裕韵二首 其一
尽日山行不厌迟,肩舆随处爱秋溪。路回忽见江头县,风景清幽兴不迷。
哭少子治
患难归来始自怜,悲伤何事又相煎。一经赖尔传先业,二竖婴人殒少年。
遗卷不堪寻旧墨,荒冈忍复见新阡。伤心问寝寒斋夜,鸿雁行中讶失联。
海上道中述怀
马首东来岁月频,西归犹及艳阳春。风烟满目溪山秀,花柳无边雨露新。
四海甄陶明圣主,万家耕凿太平民。敕天千古遗歌在,每抱丹心恋紫宸。
赠张佥宪
邂逅金陵已七年,相逢论旧意欣然。江东风纪当时振,山右声名此日传。
绿野尽耕春雨后,清霜早落艳阳前。朝端公道明如日,持宪应知数俊贤。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七
圆象无停运,大化不可留。征车既西迈,行舟复东流。
辙迹苦相背,两美焉得由。青松生涧底,白日丽高丘。
馀光不回照,直干空萧飕。去去莫复道,零露满春草。
题四景四首 其四
怪来寒气袭襟裾,忽向高堂见画图。树老山空江似练,扁舟不受旅人呼。
孟子祠
邹国丛祠古道边,满林松柏带苍烟。远同阙里松年祀,近接宣尼百世传。
独引唐虞谈善性,力排杨墨绝狂言。功成不让湮洪水,万古人思命世贤。
荥阳道中九首 其五
独寻危坂出高冈,蔓草荆榛古道荒。谷口人家似仙馆,几间茅屋荫垂杨。
次张都宪并蒂莲韵
绿池红绽合欢花,秀色天然自一家。并结翠房含雨露,独摇香柄出烟霞。
何曾人世时常见,剩有风骚次第誇。自是太和充宇宙,故钟此物兆亨嘉。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
参天乔木圣公家,应爱春风满圃花。还似濂溪窗外草,一般生意浩无涯。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送卢都宪镇守宁夏二首 其二
宪台斋宿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二
晚翠轩为杨大参赋
赠欧阳宪副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一
栖霞行台夏日
观太极图二首 其二
送武昌教授
秋日过洛阳
德州除夕
南京十咏 其六 凤台春晓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六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八
又题五友五首 其二 梅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七
附录所赠二首 其二
淮阳怀古
睡熟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三
次同年赵侍御阻雨韵五首 其四
送李佥都经界叙播
寄李太亨太守
梦与陈侍御话旧
高邮阻雪
简张都宪杨尚书郑侍郎廖少卿丁寺丞
送卢知县致仕归金华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
酬李吏部韵
过寿阳用韩文公韵
观太极图二首 其一
沂滨书舍为曲阜令孔公堂赋
斋宿杂咏十首 其四
送倪尚书赴召二首 其一
淮南讴
出自城北门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九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七
连云栈道中四首 其三
黔阳山中十首 其五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
送仪源检校还宁国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三
挽舒大尹二首 其一
再用前韵三首 其一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一
五友诗 其一 竹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临清曲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四
送吴祭酒还南京
池边笋生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四
南京十咏 其一 钟山叠翠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寄王用章宪副
兖州人日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