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爱有所见忘,忠有所见疑。古来非一朝,人道每如兹。
悠悠太史公,言论适有期。谓必情可白,宁知事参差。
奇文虽自解,骤骥谅难追。巷伯彼何人,千载存其诗。
拟古四十一首 其四
吾思古圣心,迥出八纮表。天理为之大,人世为之小。
尧虞禹相授,杯水拱揖了。终古骇其事,未足称达道。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二
平湖万顷倒衔山,山对湖亭白日閒。长有好风清自起,总无尘土暗相干。
檐前荷动知鱼戏,镜里云开见鸟还。独忆爱莲周茂叔,化机须向静中看。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三
玉马王孙已入周,曾将绝艺写骅骝。谩誇有子能传业,不道东陵有故侯。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经世谁人志尽酬,古今回想兴悠悠。即非有道身能退,自是无才老可休。
归骑远寻天井路,轻帆先放潞河舟。家山到处知何日,汾水西风八月秋。
沅州己酉元日二首 其一
边城万里入提封,元日瞻天拜舞同。星丽碧霄皆拱极,水趋沧海尽朝宗。
千年旧仰甄陶力,三始仍看长养功。遥想鹓行峨豸侣,绣衣应染御香浓。
四月望夜院中作
月照芭蕉叶上明,小阑干外竹林清。一襟风露凉如洗,似有新秋在户庭。
湖亭小酌和张都宪韵
湖树阴阴障赤曦,湖亭偏与静相宜。坐中清气时常满,堤上红尘总不知。
莫羡游山携谢妓,何如行酒和陶诗。冰浆冰果寒冰齿,宴乐无过盛夏时。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一
独倚危楼日向西,洪河风起浪高低。中条北去无多路,回首乡关路不迷。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古墙秀柏
曲阜城中夫子墙,墙头老柏正苍苍。托根终古同元气,未许抡材作栋梁。
樵云野老
白头已与世相违,笑指生涯在翠微。伐木忽看云满斧,束薪不觉露沾衣。
息肩频向青林歇,荷月长从绿野归。一曲浩歌天地阔,远山回首晚霞飞。
南京端午
端阳令节客南京,迁擢频年荷宠荣。内扇几沾当日赐,宫衣曾有旧时名。
从教绿柳含风细,且喜红葵照眼明。为报鹓行旧知己,一卿赢得鬓星星。
效竹枝歌三首 其二
江上小楼开户多,蜀侬解唱巴渝歌。清江中夜月如昼,楼头贾客奈乐何。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二
独宿行台暑气清,清吟已觉动高情。令人苦忆黄诗伯,肯许连床听雨声。
读易轩为杜御史赋
风满幽轩净晚襟,韦编三绝在追寻。方看龙马三奇偶,又见羲图转古今。
细草初生春径浅,芳花早落夜庭深。画前有易君知否,祇信尧夫最苦心。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二 兰
几载栽培雨露深,好风披拂正关心。瑶琴一曲凭谁写,惟有宣尼解此音。
简焦李罗刘四侍御五首 其三
铁扇都门镇日开,无风车马也尘埃。雷公不吝连朝雨,洗尽炎蒸一快哉。
题墨兰二首 其一
已见光风转,应知九畹深。殷勤采香洁,持慰美人心。
沂滨书舍为曲阜令孔公堂赋
鲁城南畔碧溪头,结屋藏书事事幽。入户日光浮野马,隔帘波影漾沙鸥。
真传已觉千年远,大道还从六籍求。闻说浴沂当此地,春风有约事追游。
洞庭湖阻风四首 其二
系舟无奈北风何,遣闷还应一放歌。日射湖心翻锦浪,烟收山顶露青螺。
苍梧水阔秋天远,斑竹云深暮雨多。千载湘累无复见,欲从何处吊英娥。
宁阳行台元夕忆黄宪使
曾忆观灯宴后堂,玉杯行酒夜何长。新声已觉随银甲,逸响还惊绕画梁。
东道留宾能闭户,诸郎爱客解牵裳。别来好景逢元夕,空向行台对月光。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贞节堂为王宪使母赋
次黄仲芳韵二首 其一
送孙县丞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二
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竹
斋宿杂咏十首 其四
次张都宪喜雨韵
送仪源检校还宁国
答徐广文二首 其二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四
青州分司榴花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七 苔石叠翠
青城分司暮春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五
南京十咏 其十 鸡寺晚钟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二
简张都宪杨尚书郑侍郎廖少卿丁寺丞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三
卢溪冬夜五首 其二
挽舒大尹二首 其一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三
题何郎中卷
送倪尚书赴召二首 其二
寄王用章宪副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三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一
南京十咏 其六 凤台春晓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一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一
海上道中述怀
步朱尚宝送行韵用以留别二首 其一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一
太平堤望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九
题四景四首 其二
却赠
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 其二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六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三
留别诸友八首 其八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六
过寿阳用韩文公韵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一
斋宿杂咏十首 其七
送王宪使之四川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一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五
寄于侍郎廷益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看杨花戏作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八
挽徐宪使三十韵
澹庵卷为谢侍郎乃兄题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二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五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九
挽陈先生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一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