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送祁峤颍阳主簿
执酒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送云卿知卫州
送吴仲庶知江宁
江南佳丽地,人物自风流。青骨灵祠在,黄旗王气收。
衣冠馀旧俗,歌颂乐贤侯。正恐还朝速,江山未遍游。
射堋
杏解嘲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送刘促通知泾州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秦入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贻宋四行简迪
送晁校理知怀州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送昌言知宿州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雪中寻友不遇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送高陟归金陵
寄题兴州晁都官
送朱职方
探化桥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又和雪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饮吴之才家
咏史 其一
探花桥
送次道能判西京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送晁秘丞
送刘观察知洺州
招子骏尧夫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又寄题陟屺寺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送赵殿孙归成都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雪寒取酒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客中初夏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都门路
虎牢关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夏日西斋书事
早春 其二
重经车輞谷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晓景亭
瞻彼南山诗 其四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春贴子词 其六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趋斋宫涂中有作
钓鱼有感
赠邵尧夫
送白都官归长安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