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贻夸者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春贴子词 其五
春衣不用蕙兰薰,领缘无烦刺绣文。曾在蚕宫亲织紞,方知缕缕尽辛勤。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示道人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题杨中正
阀阅盛山西,朱门飏戟衣。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异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送张秘校知分宁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子厚先生哀辞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仁圣初承绪,敷天吁隽贤。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化宣。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谏院题名记
送薯蓣苗与兴宗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客中初夏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柳枝词十三首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和端式十题 其四 渔洲火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郑侍郎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送韩太祝知钱塘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一
又击毬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雪霁登普贤阁
赠清衍
寒食南宫夜饮
游喷玉潭
早春寄景仁 其一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送王校理守琅琊
同子骏题和乐亭
陶侃惜谷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洛阳少年行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又和雪霁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延安道中作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送次道能判西京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座中呈子骏尧夫
又和留题定襄驿
赠吴之才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