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重过华下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送惠思归钱塘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平时一二日,不见已相思。况复闭关久,杳无携手期。
清谈胜妙药,高韵敌凉飔。愧乏机云美,虚承青眼知。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卤簿去悠悠,西郊乱叶秋。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愁。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同君倚过圣俞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又和秋怀
畴昔共登仕,尔来三十秋。常晞丝绳直,窃耻鸱夷柔。
蹄涔晞钜海,蚁垤依崇丘。行之不自疑,亲寡憎怨稠。
于今不亟去,沦胥恐同流。努力买良田,远追沮溺游。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薄寒未去腊才过,春色先知在绿波。不是宿云能作思,大都王粲自情多。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吾爱韩伯休,采药卖都市。有心安可欺,所以价不二。
如何彼女子,已复知姓字。惊逃入穷山,深畏名为累。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送郑推官 其二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晁秘丞
子厚先生哀辞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谒三门禹祠 其二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咏史三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送巢县崔尉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谢兴宗惠草虫扇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贻夸者
和孙器之清风楼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水鸭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和公廙喜雪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送赵殿孙归成都
咏史 其三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伫月亭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乌栖曲二首 其二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登长安见山楼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会景亭
静夜
延安道中作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送伯淳监汝州酒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晓霁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走索
送次道能判西京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穷兔谣二首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山中早春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史馆唐祠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