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又击毬
肃奉乘轺命,仍陪戏马游。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得菊并诗
黄花小垡和烟斸,野兴萧萧已相逐。同来更得兼诗句,久立看诗忘栽菊。
喜景仁直秘阁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春意复蹉蛇,园林日愁寂。枝边绿阴重,砌下红英积。
兹亭花最繁,飘零尤可惜。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延安道中作
送刘观察知洺州
员村坂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失意流年老,残春对夕阳。可堪临远道,更复举离觞。
花柳已萧索,云山复渺茫。西风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伫月亭
灯火动鱼矶,湖边过鸟稀。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闲情无日厌,岸帻对清晖。
春贴子词 其三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
又和留题定襄驿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雪霁登普贤阁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锦堂春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题传灯录
和明叔九日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走笔和君锡尧夫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子厚先生哀辞
谒三门禹祠
送计先辈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送祖择这守陕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独步至洛滨 其二
送守哲归庐山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送贤良陈著作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送郑推官 其二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送高陟归金陵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喷玉潭
宜甫东楼晚饮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夏日西斋书事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喜李侍郎
送燕谏议知潭州
春贴子词 其四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居洛初夏作
送孟著作知济阴
御宴送李宣徽
重过华下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见山台 种竹斋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赏花钓鱼二首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座中呈子骏尧夫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重九日忆菊
先春亭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孟尝君歌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