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虎牢关
赠狼节推
送孟著作知济阴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梦稚子
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寄题兴州晁都官
名郎游胜地,心迹继风流。昔为题诗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马屡淹留。想见波光净,依然一片秋。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历历山头雪,冷冷松下风。樽中亦有酒,恨不与君同。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皇华将命得人难,专对非才辄自言。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侍宣温。
不唯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
月华秋色雨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
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有神。坐客何须辞醉倒,相君应不惜车茵。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壁带非烟润,金铺霁景鲜。绣功添采缕,和气入繁弦。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黄菊本天物,先随元化生。酒醴乃人功,后因仪狄成。
酒客强亲菊,菊酒初无情。种之荒阶侧,何尝妨独醒。
脩竹气萧洒,自合生君庭。
送昌言宿州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闲中有富贵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早春寄景仁 其一
送朱职方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重过华下
贻宋四行简迪
和公廙喜雪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送高陟归金陵
秦入
送韩太祝归许昌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南湖二首
送次道能判西京
醉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寄题张著作
御宴送李宣徽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自用前韵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宫漏谣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张元常挽歌二首
饮吴之才家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和王秀才
延安道中作
送仲更归泽州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送韩太祝知钱塘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杏解嘲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山中早春
春贴子词 其六
送李祠部知滑州
游山呈景仁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双竹
用韵再呈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又和来韵
寄赠致仕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