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送赵殿孙归成都
送聂秘丞 其二
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愁雪染须。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吕禄庙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送吴仲庶知江宁
江南佳丽地,人物自风流。青骨灵祠在,黄旗王气收。
衣冠馀旧俗,歌颂乐贤侯。正恐还朝速,江山未遍游。
送韩太祝知钱塘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和端式十题 其四 渔洲火
渔翁系叶舟,远映枫林宿。手携双白鱼,呼儿爨山竹。
深夜寂无人,明灭寒江曲。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送郑推官 其二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示道人
瞻彼南山
郑侍郎
云梦气回复,比肩生隽豪。司农家学富,廷尉里门高。
骐骥昔千里,凤凰今一毛。即邱馀庆在,终应吕虔刀。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饮吴之才家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送晁秘丞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杏解嘲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送田校理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同次道陪晏琼林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咏史 其三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哭公素 其二
送朱校理知潍州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钓鱼有感
送王殿丞
和之美讽古 其二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招子骏尧夫
送李学士使北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送谢都官
钓鱼有感 其二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送张太博知岳州
登长安见山楼
玉徽亭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睢阳五老图
齐山诗呈王学士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游山呈景仁
寒食御筵口号二首 其一
探化桥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晚晖亭
送朱职方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员村坂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送向防禦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喜李侍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