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我厌俗缘苦,空为薄宦牵。如师真达者,于世亦超然。
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崎岖远相顾,深愧此心专。
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辞坟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送惠思归钱塘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送魏寺丞
征西大府开,后乘得高才。区脱烽烟静,渠搜职贡来。
陇云低玉帐,羌舞奉金罍。信美从军乐,脩梧茂帝台。
送伯淳监汝州酒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
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型。朱衣老卿列,白首恋亲庭。
舟壑一朝失,泉台万古扃。音容宛在目,争免净飘零。
送入为闽宰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何处初寒好,初寒肃政台。官闲免簿领,门静少尘埃。
天借风霜气,人无鹰隼猜。庭荒馀老柏,尚有夕乌来。
清风台
和君锡雪后招探春 其一
莫嫌微雪压梅芽,已有归鸿泊浦沙。天上诏来难久驻,直须早看洛阳花。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首夏二章呈诸邻
谏院题名记
送次道和太平州
又击毬
早春 其一
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 ...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五哀诗 晁大夫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喜景仁直秘阁
秋日寄山中友人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伫月亭
又和南国园真率会见赠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西溪公宴二首
喷玉潭
陶侃惜谷
张明叔兄弟雨中见弄水轩投壶财酒薄暮而散斗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独步
和孙器之清风楼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薯蓣苗与兴宗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张元常挽歌二首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双竹诗
闲居呈复古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河边晚望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送冷金笺与兴宗
杨白华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送史馆唐祠部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药轩
又和雪霁
和明叔九日
咏寒士
睢阳五老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