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乐轩
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子厚先生哀辞
雪霁登普贤阁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飞盖名僚集,临流芳宴开。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回波亦多意,并泛落花来。
河边晚望
高浪崩奔捲白沙,悠悠极望入天涯。谁能脱落尘中意,乘兴东游坐石槎。
送祖择之
喜圣民得登州
边将 其三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饮吴之才家
送巢县崔尉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和子渊元夕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瞑目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送僧归吴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锦堂春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再呈宜甫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和王秀才
陶侃惜谷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送冯状元归鄂州
闲居呈复古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睢阳五老图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宿石闻牧马者歌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故翰林彭学士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臧郎中挽歌二首
和陈殿丞芍药
寒食南宫夜饮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郑侍郎
过故洛阳城 其二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送王太祝
清燕亭
送酒与范尧夫
送郑推官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紫微石
送刘促通知泾州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一 舟中夜坐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秦入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送华亭沈主簿
哭公素 其二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送惠思归钱塘
梅圣俞挽歌二首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又和六日四老会
探化桥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