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原上累累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再使河北
钓鱼有感 其一
垂竿临晚岸,坚坐据莓苔。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君识磻溪老,曾垂绿发来。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野轩
南湖二首
赠吴之才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送燕谏议知潭州
喜圣民得登州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河北道中作 其三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田子方教育子击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送二同年使北 吕济叔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沈不举,秋柝寂无虞。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臧郎中挽歌二首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送祖择之
送田校理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初到洛中书怀
独乐园二首 其一
先春亭
送史馆唐祠部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送韩进郓州宁亲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陶侃惜谷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早春 其一
自用前韵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张元常挽歌二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五哀诗 晁大夫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咏史 其三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药轩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送晁校理知怀州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送薯蓣苗与兴宗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送祁峤颍阳主簿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探化桥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园中书事二绝
春贴子词 其三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送张秘校知分宁
送向防禦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寄题张著作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潮水 其一
送草伯镇知湖州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寄题兴州晁都官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