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钓鱼有感 其一
垂竿临晚岸,坚坐据莓苔。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君识磻溪老,曾垂绿发来。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致远必自近,如君岂椽曹。鱼龙试春浪,松栝露秋毫。
错落龙华富,䃘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赠邵尧夫
陶侃惜谷
醉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东城丝网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堪笑迂儒竹斋里,眼昏逼纸看蝇头。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春睡无端巧逐人,驱诃不去苦相亲。欲凭洪井真茶力,试遣刀圭报谷神。
送不疑知常州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秋日登观信亭
早春 其二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先春亭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喜张圣民得登州
望日示康广宏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八月十五日夜宿南园怀王君贶
喜圣民得登州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秋夜望月
穷兔谣二首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送祁峤颍阳主簿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趋斋宫涂中有作
陪诸君北园乐饮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赠吴之才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读汉武帝纪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又和开叔
寄赠致仕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虞帝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送王校理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又和来韵
晓景亭
送高陟归金陵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送张太博知岳州
再呈宜甫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寿安杂诗十首·且游
看花四绝句 其三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送冷金笺与兴宗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送苏屯田知单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