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柳枝词十三首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再使河北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送药栽与安之
闲中有富贵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藏春在何许,郁郁万松林。永日门阑静,东风花木深。
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秋夕不寐
雨气生灯晕,霜寒入漏声。疏篱过萤影,腐叶掩虫鸣。
丘壑违初愿,簪裾徇外荣。丹心终夜苦,白发诘朝生。
恩与乾坤大,身如草木轻。何阶见明主,垂拱视升平。
野轩
钓鱼有感 其一
垂竿临晚岸,坚坐据莓苔。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君识磻溪老,曾垂绿发来。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文武从容两有馀,公槐将幕往来居。已安四海如三杰,欲散千金比二疏。
今日监边亲跪毂,佗年入殿赐乘车。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君家牡丹深浅红,二十四枝为一丛。不唯春光占七八,才华自是诗人雄。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谒三门禹祠 其二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席上赋得榛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月下小饮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又和来韵
送皇甫寺丞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送刘促通知泾州
雪霁登普贤阁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同次道陪晏琼林
朔会堂
清燕亭
又和秋怀
送贤良陈著作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魏寺丞
和孙器之清风楼
静夜
走索
钓鱼有感 其二
张元常挽歌二首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送云卿知卫州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送上雒王推官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独步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送燕谏议知潭州
游李卫公平泉庄
夜发长垣
送五太祝知伊阙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寒食御筵口号二首 其一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臧郎中挽歌二首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致政邵少卿挽词
咏史 其三
同子难题和乐亭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又和六日四老会
归田诗 其三
紫微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