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潮水 其一
平江欲上潮,古木自萧萧。两岸饶葭苇,寒波浸寂寥。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登长安见山楼
到官今十日,才得一朝闲。岁晚愁云合,登楼不见山。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赠外兄吴之才
何须亲始重,友分固非疏。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馀。
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
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送朱职方
熬漉沧波耗,征输泽国贫。婴罗矜赤子,运筴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东南待苏息,别酒莫逡巡。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送上雒王推官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梅圣俞挽歌二首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元宰司宫钥,旌旄压大河。敢言趋府倦,私叹折腰多。
机发何妨避,光尘未免和。艰难方远到,庆阀肯蹉跎。
五哀诗 晁大夫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和孙器之清风楼
贤侯宴枚马,歌鼓事繁华。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
平原转疏雨,远树隔残霞。宋玉虽能赋,还须念景差。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送向防禦
秋日登观信亭
陪诸君北园乐饮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送王待制知陕府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喜景仁直秘阁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塞上 其四
又和开叔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杨白华
送仲更归泽州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 ...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客中初夏
读汉武帝纪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咏史 其一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小园晚饮
座中呈子骏尧夫
见山台 种竹斋
送吴仲庶知江宁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送赵殿孙归成都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紫微石
梅花三首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晚归书室呈群倚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谢兴宗惠草虫扇
训俭示康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送许先辈尉宗城
初到洛中书怀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游喷玉潭
致政邵少卿挽词
送李学士使北
贻夸者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