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故翰林彭学士
夙昔游清贯,时流籍重名。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吉兆虚三鳝,凶期告两楹。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咏史三
送伊阙王大夫歌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送苏屯田知单州
柳枝词十三首
客中初夏
石阁春望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剑山中断融为川,清江双流郁回旋。沟塍阡陌粲如绣,香粳紫芋皆良田。
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衮衮生英贤。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
猎缨鸣佩走声望,出入金马如云烟。奈何应辰独壈坎,华发未得离宾筵。
玙璠悬黎已为宝,结绿岂得偏弃捐。愿君弹冠自重惜,邑人行诵子虚篇。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爞爞久旱天,飒飒昨宵雨。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
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勿笑盘蔬陋,时来一觞举。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汉家飞将种,气概耿清秋。解去金貂贵,来从洛社游。
清商拥高宴,华馆带长流。可笑班超老,崎岖万里侯。
送晁校理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御沟
南海荔枝来,别馆蒲萄成。匪颁浃下陈,捧拜同驩荣。
置黍敢先食,览槃多未名。怀核待归种,复愁千岁生。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春睡无端巧逐人,驱诃不去苦相亲。欲凭洪井真茶力,试遣刀圭报谷神。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荷花烂漫红,不见方塘水。嶕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攲侧,翩然翠禽起。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周寺丞知落南
过故洛阳城 其二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见山台 种竹斋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赠邵尧夫
三军行
春贴子词 其六
送冯状元归鄂州
游山呈景仁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送祖择这守陕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醉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延安道中作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和明叔九日
送田校理
送李祠部知滑州
重过华下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又寄献
送郑推官赴分州
训俭示康
先春亭
又和秋怀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送张秘校知分宁
别韵一首
又即事二章上呈 其一
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
赏花钓鱼二首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游瀍上刘氏园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送晁秘丞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清风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