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春贴子词 其四
圣主终朝勤万几,燕居专事养希夷。千门永昼春岑寂,不用车前插竹枝。
送许先辈尉宗城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梅花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送魏寺丞
征西大府开,后乘得高才。区脱烽烟静,渠搜职贡来。
陇云低玉帐,羌舞奉金罍。信美从军乐,脩梧茂帝台。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客中初夏
和公廙喜雪
向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黄。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八使孜孜悯茕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吴酿木兰春,红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莼。
重九日忆菊
探化桥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送醴与子才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游喷玉潭
送程端明知成都
致政邵少卿挽词
送李学士
过故洛阳城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戏下歌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钓鱼有感 其一
饮吴之才家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和明叔九日
郑待郎挽歌辞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探花桥
送王太祝
送王校理守琅琊
辞坟
重经车辋谷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三军行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谢兴宗惠草虫扇
送高陟归金陵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虞帝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送刘促通知泾州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寄题张著作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瞑目
瞻彼南山诗 其四
园樱伤老也
送李侍郎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送韩太祝知钱塘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故翰林彭学士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送王校理
送文慧师归眉山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五哀诗·李牧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