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宋代 司马光

恬然如一梦,分竹守长安。去日冰犹壮,归时花未阑。

风光经目少,惠爱及民难。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

宋代 司马光

群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
画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有园废鉏治,绕舍皆荆榛。
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
谓言彼草木,於我奚疏亲。
於问置取舍,岂得完天真。
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
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
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
苟忘轩冕荣,何异巢居民。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宋代 司马光

汉家飞将种,气概耿清秋。解去金貂贵,来从洛社游。

清商拥高宴,华馆带长流。可笑班超老,崎岖万里侯。

送韩太祝归许昌

宋代 司马光

王城名利窟,冠苔郁相交。
夫君独凤举,飘然去喧呶。
颍水清可濯,箕山高可巢。
反顾公相荣,一芥浮堂坳。
□□大吕重,岂知轻斗筲。
苍苍气象严,万木拥寒郊。
□□点隈曲,初旭染林梢。
去去善自将,因声访衡茅。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宋代 司马光

茂勋成亮采,胜赏寄风流。闲引翘林客,同为独乐游。

厌居华宇盛,翻爱弊庐幽。愧不先操彗,迎尘立道周。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薄寒未去腊才过,春色先知在绿波。不是宿云能作思,大都王粲自情多。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宋代 司马光

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嵩峰遥见迎。
水碧峰青看未足,却愁前到洛阳城。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宋代 司马光

画工执笔已心游,稍稍蘅皋引杜洲。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勿惊秋。
天生贤者非无为,官同明时未易休。
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宋代 司马光

嬉游乘晓霁,登览犯秋寒。不出埃尘外,安知在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宋代 司马光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咫尺东园乐,无如簿领何。春风连夜恶,闻道落花多。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宋代 司马光

盛阳金气伏,华宇玉樽开。
真率除烦礼,耆英集上才。
炎蒸疑远避,流景忘西颓。
幸添俊游并,仍惭右席陪。
蒲葵参执扇,冰果侑传杯。
相国方留客,如何务早回。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宋代 司马光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
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
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目■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同子骏题和乐亭

宋代 司马光

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

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

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宋代 司马光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卷龟壳。
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宋代 司马光

时论归清德,皇心重老臣。
祖风终骾直,家学本深淳。
便殿谈经久,安车就第新。
如何金未尽,奄忽弃乡人。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宋代 司马光

杖屦还私第,精诚在本朝。爱君老不懈,忧国没方昭。

东阁秋牢落,西芒夜寂寥。只应忠亮志,气运不能消。

塞上 其四

宋代 司马光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

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宋代 司马光

耆老承风旧,比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赏贫。
妨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