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荷花烂漫红,不见方塘水。嶕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攲侧,翩然翠禽起。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宿石闻牧马者歌
咏史三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飞盖名僚集,临流芳宴开。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回波亦多意,并泛落花来。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何处初寒好,初寒禹凿门。遥天露崖口,轻浪漱山根。
万佛龛苔老,一灯林霭昏。渔梁杳相望,石濑夜声喧。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送巢县崔尉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游李卫公平泉庄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畴昔胜冠日,曾为绛帐生。九言闻至教,一顾得虚声。
不意叨严近,于今接老成。宁须诗酒赐,侍坐导知荣。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西台诗二十四韵
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
县郭遥相望,脩篁百亩馀。林间清济水,门外太行车。
道胜随宜足,身闲与世疏。何时容命驾,采蕨钓肥鱼。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送韩进郓州宁亲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登长安见山楼
送文慧师归眉山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钱子高挽歌二首
和君倚日本刀歌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探花桥
送聂秘丞 其二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送郑推官赴分州
送药栽与安之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云际亭
紫微石
柳枝词十三首
闻正叔与客过赵园欢饮戏成小诗
又书一绝戏呈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塞上 其四
园樱伤老也 其三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虎牢关
故翰林彭学士
海仙歌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瘿盆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坐船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送华亭沈主簿
游瀍上刘氏园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晚晖亭
送向防禦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辞坟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又和来韵
又赠谓之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致政王侍郎
咏寒士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