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子厚先生哀辞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槐花满庭除,籍籍不可扫。稍疏召平瓜,渐熟王阳枣。
失时团扇弃,新进袷衣好。日暮益愁思,寒螀起幽草。
忽闻秋兴篇,叹赏几绝倒。
夏日西斋书事
陪诸君北园乐饮
独步至洛滨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贻夸者
重经车辋谷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送五太祝知伊阙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皇华将命得人难,专对非才辄自言。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侍宣温。
不唯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柏梯寺
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
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周密学
宿南园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早春寄景仁 其一
臧郎中挽歌二首
望日示康广宏
送史馆唐祠部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梅圣俞挽歌二首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送草伯镇知湖州
秋夕不寐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一
园樱伤老也 其三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送王校理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瞻彼南山诗 其四
送韩太祝知钱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致政王侍郎
又和雪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送王待制知陕府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锦堂春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寿安杂诗十首·且游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同子骏题和乐亭
送伊阙王大夫歌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送仲更归泽州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送入为闽宰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送苏屯田知单州
送酒与范尧夫
和公廙喜雪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河北道中作 其三
晚食菊羹
咏寒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