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赠狼节推
钓鱼有感
郑待郎挽歌辞
送次道和太平州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双井茶寄赠景仁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送苏屯田知单州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谒三门禹祠 其二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枝分清浅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
再使河北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
送李祠部知滑州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又寄
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送吴耿先生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送程端明知成都
和公廙喜雪
送韩太祝知钱塘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再呈宜甫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御沟
送入为闽宰
送惠思归钱塘
御宴送李宣徽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送晁校理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送贤良陈著作
玉徽亭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又寄题陟屺寺
送张太博知岳州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游山呈景仁
叠石溪 其一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郑侍郎
独步至洛滨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送酒与范尧夫
陶侃惜谷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独乐园二首 其一
柳枝词十三首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睢阳五老图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先春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