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嬉游乘晓霁,登览犯秋寒。不出埃尘外,安知在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
齐山诗呈王学士
海仙歌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历历山头雪,冷冷松下风。樽中亦有酒,恨不与君同。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再和伯常见寄
诛茅宋玉宅边人,知醉宜城几瓮春。细雨短蓑渔向市,孤村极浦鼓迎神。
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不必沧浪羡清泚,向来缨上已无尘。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裁筒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釜斛成。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
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
洛阳少年行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晓霁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茂密正当轩,攲垂欲侵案。风枝忽交戛,月影争凌乱。
诚嘉君子心,匪直林亭玩。
春贴子词 其三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送祖择之
睢阳五老图
早春寄景仁 其一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愁看柳渐绿,忍更折残梅。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玉徽亭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西台诗二十四韵
宫漏谣
宿石闻牧马者歌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座中呈子骏尧夫
送次道和太平州
独乐园二首 其一
河北道中作 其三
又和留题定襄驿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致政邵少卿挽词
送药栽与安之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又和六日四老会
探化桥
送王待制知陕府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游瀍上刘氏园
坐船
送高陟归金陵
送皇甫寺丞
小园晚饮
送僧归吴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乌栖曲二首 其二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送聂秘丞 其二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招子骏尧夫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送苏屯田知单州
陪诸君北园乐饮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别韵一首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送周寺丞知落南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其四 苇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再使河北
望日示康广宏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送郑推官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贻夸者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送草伯镇知湖州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送伯淳监汝州酒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