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楼台带馀雪,寒色未全收。久负入关意,空为同舍羞。
清樽接胜友,飞盖从贤侯。应恨春来晚,烟林已数游。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阁上新文卷,欲逢知已开。相思不能已,攲枕梦君来。
醉
送程端明知成都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军中富馀暇,飞盖南城隈。雍容陪后乘,一一应刘才。
送郑推官赴分州
张元常挽歌二首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飞盖名僚集,临流芳宴开。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回波亦多意,并泛落花来。
五哀诗 晁大夫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文太师挽歌三首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清风满四境,岂独华榱下。
不若楚台人,披襟独萧洒。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河北道中作 其三
原上累累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穷兔谣二首 其一
鹘翅崩腾来九霄,兔命迫窄无所逃。秋毫就死忽背跃,鹘无不中还飞高。
安知韩卢复在后,力屈但作婴儿号。少年只取一快乐,谁念草根腥血毛。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员村坂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过春稀复到诸园,厌苦终朝鼓吹喧。招得老僧江外至,啜茶挥麈话松轩。
送祁峤颍阳主簿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荷花烂漫红,不见方塘水。嶕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攲侧,翩然翠禽起。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延安道中作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独步至洛滨
送计先辈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闲居呈复古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座中呈子骏尧夫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西台诗二十四韵
喜圣民得登州
和陈殿丞芍药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朔会堂
宿石闻牧马者歌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忆庞之道
送向防禦
又寄献
秋夕不寐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赵殿孙归成都
送祖择之
秋夜望月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又和来韵
再和伯常见寄
送昌言宿州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洛阳少年行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吴仲庶知江宁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云际亭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送薯蓣苗与兴宗
送伊阙王大夫歌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送皇甫寺丞
赠外兄吴之才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