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张太博知岳州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和人苇花
虞帝
送王太祝
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弱植生川泽,托根北堂后。昔时青春姿,扶疏映轩牖。
风霜日消落,憔悴复何有。蠹穿枯节断,雨渍虚心朽。
幸不夭天年,犹得胜凡柳。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茂勋成亮采,胜赏寄风流。闲引翘林客,同为独乐游。
厌居华宇盛,翻爱弊庐幽。愧不先操彗,迎尘立道周。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稚金避老火,暑势尤骄盈。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
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束装待驺吏,归期殊未成。
埃沙塞广陌,蓬藋拥前楹。出处两不惬,孤坐心烦萦。
何时惊飙来,扫荡天地清。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
飘飖若神仙,皂盖西南征。离群讵几时,岂不怀友生。
有意肯相过,不妨巾屦并。官舍稍虚凉,愧无殽酒迎。
八月十五日夜宿南园怀王君贶
昔公在洛师,未尝弃嘉节。今宵秋半分,空羡西园月。
天色湛澄清,风声冷骚屑。笑言不可亲,引领望金阙。
赖有箧中诗,端居数披阅。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万木含凉雨,驱马有馀清。长街带短芜,旧馀骈新蓱。
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
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送计先辈
红尘久帝城,高价动公卿。竹柏寒方茂,骅骝老更成。
冰霜驱马瘦,书剑束装轻。丞相虚东阁,遥知倒屣迎。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钓鱼有感 其一
归田诗 其二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见山台 种竹斋
送冷金笺与兴宗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哭公素 其二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过故洛阳城
云际亭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钱子高挽歌二首
和明叔九日
题传灯录
送惠思归钱塘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塞上 其四
五哀诗·晁大夫
张元常挽歌二首
独步至洛滨 其二
送僧归吴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园樱伤老也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过故洛阳城 其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宿石闻牧马者歌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西台诗二十四韵
早春 其二
送向防禦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雪中寻友不遇
静夜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送伊阙王大夫歌
又书一绝戏呈
春贴子词 其二
送吴仲庶知江宁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送次道能判西京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探化桥
送高陟归金陵
洛阳少年行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和陈殿丞芍药
三军行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都门路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赏花钓鱼二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