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春贴子词 其二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又和惜春谣
送僧聪归蜀
致政邵少卿挽词
送僧归吴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穷兔谣二首
钓鱼有感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又即事二章上呈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游瀍上刘氏园
又和雪
四檐冰管未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令威。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炜烨传家学,连翩射策荣。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空令泽宫友,相顾泪纵横。
梦稚子
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资善堂宴饯应诏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送韩太祝知钱塘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重过华下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春贴子词 其三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清燕亭
送惠思归钱塘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登长安见山楼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走笔和君锡尧夫
延安道中作
重经车辋谷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送李祠部知滑州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瞻彼南山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归田诗 其三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和公廙喜雪
送朱职方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清风台
题传灯录
陪子华燕醮厅
致政王侍郎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梅花三首
宋相国挽辞二首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宜甫东楼晚饮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送仲更归泽州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