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繗
海国风微晓气清,沙头尊酒若为情。潮回蛋埠花连棹,露锁官桥柳飞旌。
驯鹤飞趋双凤阙,紫骝嘶度五羊城。赏功更拟登台辅,丹陛时闻佩玉声。
度梅关
步出群峰第一巅,远瞻碧宇自茫然。天寒惟有梅含雪,地迥曾无柳带烟。
愈上愈高知峻绝,渐行渐至可攀缘。古今过往知多少,一二登临敢厌频。
奉和都台忧水患诗即次原韵 其二
结发曾期到白头,薄缘何苦早分休。夫妻不共人间老,儿女空遗客里愁。
一枕香魂兰麝古,半生贤行藻蘋秋。伤心怕说伤心事,不觉沾襟有泪流。
五月江边待客不至
净扫苍苔一径荒,捲帘寂寞欲斜阳。新蒲切就椰杯覆,香茗烹馀石鼎凉。
渡口云归龙已去,行边烟渺鹤相忘。暮江惆怅空搔首,江水滔滔恨更长。
锦衣高户侯石兰
荣华已沐天边雨,潇洒还生石上云。一段好音归孔操,只今曾有几人闻。
为多情忆别
一夜同衾百夜思,交欣未已便分离。揽衣辗转无眠处,推枕徘徊起到时。
云雨到头浑是梦,烟花满眼转生悲。多情却被无情苦,好汉磨来也似痴。
送解户部还乡
喜完公事出神京,也沐天边雨露荣。万里乾坤双眼阔,五湖风月一身轻。
葡萄莫惜他乡醉,瓜葛还牵故国情。归去北窗且高卧,柴门长掩白云横。
送郡博陈先生秩满之京
词源滚滚逐颓波,洙泗源流更若何。教本一心师道立,化行千里善人多。
束脩不管资囊薄,章甫宁辞老鬓皤。此去赴都当益壮,不徒燕赵写悲歌。
谢彭先生款礼并惠诗巾次韵 其二
再一观澜璧水间,风生高座接霏谈。堂前漫接南来雉,门下偏留北去骖。
乌帽笼头公发白,青衫满目我袍蓝。相逢相喜文明日,还仰休光照斗南。
送会同徐先生待选南还
莫怨秋风归路迟,芙蓉江上未曾知。巨舟正到中流处,美玉方当善价时。
天际风云还有待,海门烟月暂相期。更无声寄唐廷佐,来看先生诵我诗。
雷氏族谱
雷氏家声四远闻,眼前仁孝见仁孙。族传有赖苏公谱,祖泽无忘郯子言。
天叙秩然昭日月,民风淳处振乾坤。故家自是多乔木,根本深来叶愈繁。
海天春晓十首 其四
特颁鸾诰到天涯,带得春阳着物华。曲径暖风医病草,满林香雨吐奇花。
七洲波静鳌山耸,五指天开鸟道斜。榆柳阴中烟雾曙,数声鸡犬野人家。
过邳州
邳州城外漏频催,星汉昭回曙色开。爆竹自惊残腊去,椒觞相贺早春来。
风光近迫名园杏,乡信遥传驿路梅。国有圣君家有母,深恩未报思悠哉。
文林别意送赖廷英赴贡
泮宫门下祖筵间,话到平生别却难。连袂采芹春水暖,对窗观史夜岂寒。
鸿飞岂信同遵陆,豹变宁知更长斑。为虎为龙从此去,不须瞻恋旧江山。
送别胡一斋同年还乡
红杏春风丹桂秋,一天光彩两同游。舞衣耀綵君深慰,瞻衮趋朝我独留。
载重殊恩江上舸,兴高归趁月边楼。梦魂一路从君去,直到苍山建水头。
挽友二首 其一
闻君凶讣我填膺,从此无缘话旧情。天上忽乘箕尾去,人间俄叹栋梁倾。
高山寥落阳春句,流水潺湲夕照声。可惜哲人今已矣,几回挥泪洒苍冥。
乔梓惊秋
一天膏露两栽培,俯仰虽殊总异材。桢干尚期廊庙选,霜风俄作栋梁摧。
花残溅泪当秋落,巢鸟惊心彻夜哀。最恨大材无用处,悠悠终古拚泉台。
春游柳陌
荏冉韶光和暖天,紫骝嘶入绿杨烟。风流肯落张生后,雪咏曾居谢娇前。
醉伴娇娆飞舞袖,静依睨皖听歌弦。殷勤为问程夫子,谁谓偷闲学少年。
题吴氏义学田 其一
吴门重义家兴学,况复轻财置学田。舌作耕犁人让畔,心如谷种稼连阡。
可无饥矣非谋食,不素飧号足养贤。化雨一方覃厚泽,诵弦歌里庆丰年。
送梁大尹考绩之京二首 其二
观修道路有作
裂石崩山急急忙,县官脩路筑桥梁。一朝直起千人众,两道横开四丈长。
坑坎几时填得满,田园到处被侵伤。驰车骤马平平过,谁敢崎岖怨路旁。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170篇诗文
海天春晓十首 其九
仪真江口舟阻风
土舍王义官哀挽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其一
题成趣园池亭
送友人赴试
挽徵士三首 其三
封家书
燕都偶成
晓天见雪二首 其一
江口舟中元旦感怀而作
哀提学赵先生
科甲登荣三首
送友人还姑苏
永慕
海天春晓十首 其一
和梁大尹重经赤水道中感怀
送交三首 其三
初进南雍
上娄参议二首 其一
飞来寺二首 其二
海天春晓十首 其六
瞻玉堂
悼亡四首 其一
赠锦衣卫千户 其一
奉使馈太常卿未会
上清理萧宪佥三首 其三
送邢大舍人二首 其一
计氏耕乐
明伦集胜
榕阴对酌
送别胡一斋同年还乡 其二
寓金陵寄家书
上翁宪副
别王必辉
吴都宪赠两广乡贡举人次韵未揭晓时
张家湾有感
思乡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其四
早朝谢恩即事
遇韦大尹
送李廷玉还横江二首 其二
海天春晓十首 其十
送冯叔贵注选还乡
谢李侍御过访及惠书二首并序 其一
群山送青
送林绣衣还朝
题画凤
金陵有见
寓中元旦
金陵胜览二首 其二
贺友四十一寿
为李世昌挽乃丈人三首 其三
挽甥女死节
海天春晓十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