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唐代 :张旭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代 :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题君山 / 洞庭诗
唐代 :雍陶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宋代 :安道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清代 :徐灿
鹧鸪天·黄沙道中
宋代 :辛弃疾
游九龙潭
唐代 :武则天
蟾宫曲·山间书事
元代 :吴西逸
生查子·旅思
清代 :吴伟业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唐代 :王维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代 :苏轼
临江仙·风水洞作
记游松风亭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清江引·钱塘怀古
元代 :任昱
宿巾子山禅寺
唐代 :任翻
旦发渔浦潭诗
南北朝 :丘迟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五代 :李珣
北固山看大江
清代 :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答林南江二首 其一
答林南江二首 其二
春日同诸子兰亭宴集
苏幕遮 秋旱喜雨
袁孝子篇
题墨溪桥
和杨逸人桃林迁居之作
浣溪沙 冬景
归息 其二
赋五音石鱼
暇日过吴佥子亮宝艺斋偶赋
题李文甫泉石轩
拟古十二首 其九
李辰州黑首白身名马歌
和答周继文
金陵美酒行
题西山程氏南窗
茅堂新成
钓台三首 其二
送辜德中会试
城中女
送贡士颜子中
拟古十二首 其十
为王仲义题雪梅
寄章齐高 其三
龙翔寺赠缝人 其二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六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八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二
初夏十绝 其九
建业为友生徐元明题骢马图
钓台三首 其三
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三
贺廉翁陆公祖
顶湖濯云
石桥游鳞
饮庐陵徐氏园
度梅关遇雪
寓江西建昌除夕
韩亭秋月
三元塔
阴那采黄精和朱游初太史
阴那问松
茶瓶儿·满地落花铺绣
送叔壮安将军戍守苍梧
李海云先生小筑新丰同社雅集各赋
盱眙道中
清明日雨北奠感怀
安东道中 其一
安东道中 其二
送王于一移家秦邮
送祈永还山东
西湖杂兴
登韬光庵
白鹿泉
与马习仲话有赠
岁暮望大兄不至
于一避乱卢家堡来晤因得闻江上信
晚宿越城
秋日鉴湖留别万履安诸子
大王峰
蚕妇辞
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范睢蔡泽
和清叟奉御大都
不饮酒歌
高宗帖
不解算四首
次答姚考成留别
赤壁赋中四句·取之无禁
代寿德兴尹
程氏馆灯下白菊花
赤壁赋中四句·耳得之而为声
出行
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
乙酉除夕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同安道中见红叶,时冬深矣,有怀今度
送祖心还岭南
送一灵师之辽阳兼柬剩公
访邹满字溪上
送邢孟贞还石臼
暮归山中
晚浦归帆
苍梧夜坐
为方焕赋云峰秋霁图
悲流人
重题虚白道院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一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二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蓝涧杂诗五首 其四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五
寄余复婴
寄云松昆仲
经赵师节故居
题观音岩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一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二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三
寄示侄泽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别云壑
送别欧阳雪舟
咏千枝柏
秋夕怀武夷旧业
寄周子冶
寄杜德基
时事 其一
时事 其二
时事 其三
时事 其四
寄毛伯善
代毛生答
九日病中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一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二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四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五
盆竹
山中漫题 其一
山中漫题 其二
山中漫题 其四
山中漫题 其五
山中漫题 其六
盆柏
山居 其一
山居 其二
旧业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一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二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一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二
题吴德旸山水小景
挽陈景章 其一
述怀二首 其一
新创谯楼美邵令
寄云松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代简云松
拟云松简彦民
候云壑不至
题春山访隐图
题黄献可所藏鱼乐图
题画龙
题云翁龙
石村卜居候程芳远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二
题赵子庸古木居卷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一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怀张兼善
雪中抵竹梅斋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题徐士振蜀路看梅卷
赠汪亦雪
赠叶彦新
赠吴彦敬
赠张兼善
赠欧阳亦雪
赠西山本淳
赠叶宗善兼复婴
再赠西山本淳
次刘彦炳武夷见寄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一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次丁郎中游武夷韵
赓冯老泉
题沿山王那海千户澄清亭
送陈子敬归三山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题清源游仙图
题方方壶风云高仙图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