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之《永州八记》:此组作品为2009年台大合唱团的委託创作,由陈炜智老师依原作重新阐释、创作歌词,并由刘新诚老师谱曲。《永州八记》描山摹水的字裡行间中,透露出诗人柳宗元被贬谪的无奈,幸有永州的风景抚慰心灵,使他有山水依傍,与自然知交,将自己寄託于天地,并写下优美的山水游记。透过音乐与文学交织出鲜明的自然壮阔,与崭新的合唱世界。
第一回 楔子
此曲描写柳宗元被贬于柳州,抑鬱不得志的心情。男高音以朗诵揭开序幕,特殊的和声交错,产生一股极忧鬱且不知从何而往的感觉。合唱团如一片片云雾交叠而出,呼应歌词「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心情,直至见到平凡亲切的西山,寻幽访胜之兴便由此而生。
第二回 始得西山
〈始得西山〉为柳氏登西山游玩的曲子,在咬喝声中层层奋力登上,忽然传出遥远的唢呐声(以西方的竖笛模拟东方的唢呐)。「数州土壤,方寸之间,千里山河,袵席之下」为本曲中心主题,寥寥数语中音符快速流淌,先前由人声交叠的乌云转化为云气缭绕的朵朵白
第三回 钴鉧潭
〈钴鉧潭〉为一首轻鬆小品,作曲者以中国南方风情的旋律搭配模仿木鱼清新愉快的节奏,活泼有趣。「钴鉧」即熨斗,钴鉧潭位于湖南省零陵县西,因形如熨斗而得名。本曲描绘柳宗元第二篇为小潭所写的文章〈钴鉧潭记〉,作词者作了别出新裁的歌词,极富音韵。本曲小巧自然,旋律琅琅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回 潭西小丘
在前篇轻鬆小品之后,以男高音独唱交代文本中发现唐氏弃地无人赏识的段落。中间转调段落描写景色秀丽,以男女轮唱与和声开展描写柳宗元除去杂草,让弃地拨云见日的情境。次段音乐一转,描写美好景致与柳宗元心情相呼应。竖笛从中穿梭,与合唱团一同回到原主题,男高音独唱另起旋律应和,吟咏出柳宗元的閒适自得。
曲末,再次娓娓道来发现唐氏弃地的心境。从曲初的「余怜且购之」到此时的「余独喜得之」,细緻流畅的钢琴将情绪堆迭至最高峰。最终,工整的和声郑重道出「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将柳宗元得弃地、喜出望外的模样表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