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一身万里系遗编,直北千峰驿路悬。薄海春秋从此日,微词褒贬属何年。
阙文尚喜吾犹及,言礼无徵古已然。莫怪史臣慎笔墨,忠魂偏起后人怜。
尺木桥
盈盈水一方,携手上河梁。荷叶齐人半,月光随板长。
隐同疏磬过,若共逝川忙。叹息如斯水,令余心事伤。
珠崖杂咏 其三
藤蔓交加海漆香,山川满目尚洪荒。槟榔子熟输官税,椰酒邀人杀豕尝。
留别林君卫 其四
九州行尽涉珠厓,白发毵毵事事乖。归去幸留吾舌在,一区田亩尚萦怀。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少妇闺中学画眉,春山楼外淡相窥。不知底事关眉角,恰似山回叠浪时。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远游殊未返,閒坐向秋山。得汝罗浮信,开余岛屿颜。
明珰摇酒市,绿醑酌花间。莫恋佳人意,经宵尚不还。
赠少年李道士
手持二尺黄金简,旧有传家道德经。吉日天坛朝北斗,少年原是老人星。
西湖后曲 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日上三竿门始开,野人事事久心灰。闻君万里献书去,相送河梁不忍回。
感秋 其八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饮那知白日高。中使夜来开凤诏,依然沉醉鹔鹴袍。
广州竹枝辞 其八
河南十五采菱女,相约踏歌踏早潮。木兰为楫沙棠桨,日出东方烟雾消。
粤台新柳 其一
雨雪纷纷冰满潭,越台新柳已毵毵。非因杜宇天津唤,天气如何亦自南。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自河头入山 其十
绝巘层峦若上天,朝昏常共鸟争先。肩舆下阪逢虾蟹,又听潮声到海边。
珠崖杂咏 其二
箬笠青裙一八姩,丹唇墨齿尽堪怜。外人不谙蛮言语,祇见槟榔满口边。
绘空轩
东林方丈室,日出何曈曈。树态晓潜变,云晴天欲空。
看花已成色,闻鸟亦因风。物理犹如此,吾心良不穷。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数间茅屋掩秋村,地回从无车马喧。自是独醒人共弃,非关日午不开门。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昨上峰头马鬣新,由来至孝格穹旻。试看云影离还合,何似徐郎母子亲。
寄陶握山 其一
百峰山下石塘清,草屋萧萧亦称情。只爱素心邻曲过,新将五柳种佗城。
哭朱三质
草屋萧萧白日荒,哀君事事断人肠。鼠衔画笔藏阴瓦,仆卖图书供冥香。
少弟即时投远友,聘妻从此适他乡。秋风客散柴门后,空有高堂泪满眶。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八
寿黄母郭太君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宿离患大师禅房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寿始一上人
惠阳竹枝辞 其三
哭黄同五
送圆和尚还丹霞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过知淡叔茅亭
送查德尹还浙江
古歌 其一
宿玉屏峰顶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广州元夜歌 其四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琼南杂咏 其三
惠阳竹枝辞 其二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留别超上人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赠美中侍者
西湖后曲 其十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虎丘中秋 其一
寿王克广
寄白山上人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六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拖板桥访胡星卿
广州竹枝辞 其三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广州竹枝辞 其五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广州元夜歌 其五
冬草
西湖曲 其五
挽杨烈妇二章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惠阳竹枝辞 其五
赠洞玄上人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