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石上一壶酒,春残直至今。轩车重枉顾,月色正当深。
古调追风雅,穷交重素心。斯怀与斯夕,难得是知音。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花梨树底醉颜酡,嚼罢槟榔发浩歌。虽是六时惊巨浪,人间何处不风波。
感秋 其七
孙恪当年事出关,美人北去泪潸潸。凭君莫过舒州寺,恐献山僧碧玉环。
哭黄同五
寒风淅淅素帷开,生死交情心重催。二老白头犹反服,三孤黄口歉成哀。
哺乌尚歉生前愿,鵩鸟何期岁尽来。知汝夜台悲痛绝,且含红泪奠三杯。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君自出门去,循州非我同。岁残余渡海,乃在五指东。
岂作乘桴想,聊怀采药风。归来或见念,书札时相通。
惠阳竹枝辞 其五
床下别郎何草草,欲送郎行怕兄嫂。自从郎渡合江头,侬鞋不踏门前道。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石路斜通薜荔墙,碧桃深闭读书堂。落花满地何曾扫,尽得游人屐齿香。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区区累结束,恨恨起长思。我行尚南国,君愁当告谁。
春芳君独惜,我自捋虬髭。两意共一心,忧多复何为。
古歌 其五
怯坐月明中,非为月光冷。不堪月照人,低头独顾影。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双溪直下水迢迢,又逐东风过小桥。见有雁飞犹未海,望无山处渐闻潮。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
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
入粤始祖
仙穜来自迟结子,开基岭表泽何深。须知亿万筹难尽,总在当年一片心。
广州元夜歌 其四
雁翅城边宝月升,星桥百道彩云凭。六榕古寺香烟起,女伴相携礼塔灯。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军败群僚入海居,惟君殉难一家俘。当时多少文臣在,记得寒窗读史无。
感秋 其八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饮那知白日高。中使夜来开凤诏,依然沉醉鹔鹴袍。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去去山程复水程,离魂消尽子规声。布帆虽趁南风稳,恨不同君咏月明。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春云过处行犹湿,岭树晴时看更多。最惜长官排卤簿,往来无数奈忙何。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自河头入山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八
惠阳竹枝辞 其三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十四夜西湖歌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四出梅关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广州元夜歌 其六
珠崖杂咏 其六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赠少年李道士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过知淡叔茅亭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送圆和尚还丹霞
听泽远弟弹琴
半帆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寿月涛上人 其一
西湖曲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五
中散大夫祖
古歌 其二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一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拖板桥访胡星卿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续奁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一
寄洪庾山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西湖后曲 其十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赠洞玄上人 其一
西湖曲 其一
送查德尹还浙江
赠箕公新筑草阁
冬草
寄张超然 其三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尺木桥
虎丘中秋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