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海漆花开春复春,茫茫岛上住閒身。谁言往事多虚诞,千载鸡窠尚有人。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结爱为兄弟,恩情共骨肉。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烛。
欢娱未有时,邈若参商宿。行客非岁月,相见岂能卜。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皎洁珠江月,照君江上楼。閒看沙际鹤,皓皓自为俦。
远水接青汉,凉风吹素秋。当杯须尽醉,户下即东流。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尚忆河梁饯,清霜下素秋。汐来衰草外,人上夕阳舟。
既已空诸破,应无此别愁。如何行与立,惆怅不能休。
送查德尹还浙江
凉风吹海国,秋思壮离杯。此别知难已,兹怀何得开。
含情江上柳,叹息岭头梅。欲折未堪折,题诗愧不才。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惠阳竹枝辞 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西湖后曲 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暂息王园寺,钟声叩夜初。露虫分砌响,阶月过帘疏。
花气芬幽处,闲情适静居。不知今夕意,曾否及如如。
象山怀古 其二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尺木桥
盈盈水一方,携手上河梁。荷叶齐人半,月光随板长。
隐同疏磬过,若共逝川忙。叹息如斯水,令余心事伤。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青雀南来赴紫宸,管弦风细两河闻。虔州渐与吉州近,江上依然五色云。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千腋狐裘赭白骄,关门风雪正萧萧。鴐鹅天上先传信,万乘应逢廿四桥。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半岁西湖旅食身,缄诗遥寄越溪滨。澹庵泉道清无比,留待穷交一故人。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瘴云乍起四天低,鳷鹊飘鹞无定栖。不是据鞍凭老马,纵逢沮溺路终迷。
自河头入山 其八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自河头入山 其九
丁丁伐木昼声喧,竹里人家溪上村。青箬盖头椎髻妇,乱烟驱犊上高原。
宿华首台
山楼依竹半,静夜更相宜。客梦正甜处,溪流无已时。
此心何所似,兹意与谁知。钟磬忽然动,窗云片片移。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一从兵革后,大雅久云衰。声气如今日,风流宛在兹。
泠泠春夜涧,濯濯柳初枝。何以裁诗句,清新倘似之。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看来两鬓渐成霜,虽是心孤老亦忙。浮海十年曾有兴,因君还得散愁肠。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寄白山上人 其二
粤台新柳 其五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寄梁药亭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哭林益金
海幢访角子和尚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古歌 其一
西湖后曲 其十
广州元夜歌 其四
寄陶握山 其一
留别林君卫 其三
赠美中侍者
广州竹枝辞 其八
寄洪庾山
珠崖杂咏 其四
寄敏上人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四
惠阳竹枝辞 其三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送魏之秦 其二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赠赛娥校书 其二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寿黄澹轩 其一
竹榻
自河头入山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寄容廷恂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五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感秋 其六
西湖后曲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越裳道中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粤台新柳 其六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赠李少君 其一
寄李素公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送吴虎泉计偕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珠崖杂咏 其三
云半阁
广州元夜歌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都门访程周量
自河头入山 其十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广州竹枝辞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