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满天风雪一行人,赋别谁能有老亲。怪得临岐重惆怅,杏花开在隔年春。
古歌 其六
投藕绿池下,花开值晚烟。捲帘当户坐,望莲不见莲。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饮酒莫辞醉,别离方在兹。晓风吹岸叶,散落珠江湄。
我客未旬日,子留尚几时。相迟谢矰缴,颉顽淩天翨。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结爱为兄弟,恩情共骨肉。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烛。
欢娱未有时,邈若参商宿。行客非岁月,相见岂能卜。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西湖后曲 其七
孤山山上吊孤忠,难听高秋半夜风。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阿母层楼傍水汀,由来仙媛乐沧溟。试言震泽包山妇,或住湘江或洞庭。
西湖后曲 其一
木鹅城下是菱溪,溪水东流不贮泥。好趁明月齐打桨,苏公堤过又甘堤。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慷慨出庾关,了无离别颜。拂衣鞍马去,垂老更安閒。
一路莺花外,三吴指顾间。休将数点泪,洒向六朝山。
象山怀古 其二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供奉常开馆,频徵绝妙词。应刘才盖代,元白少逢时。
选伎吹匏管,清歌出柳丝。从容觞政下,惟爱漏声迟。
广州元夜歌 其五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脸上开。侧着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毬回。
虎丘中秋 其一
酒楼处处近花丛,碧玉阑干转转通。试剑石边箫管歇,歌声齐上月明中。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碧桃花落杏花鲜,绿树莺啼二月天。白发先生眠未起,鹧鸪飞上钓鱼船。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
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哭林益金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访光公兰若
广州元夜歌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五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挽陈大夫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赠箕公新筑草阁
古歌 其三
琼南杂咏 其四
圭峰白云词 其二
送离大师入石洞
小浮山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村居 其五
入粤始祖
宿玉屏峰顶
宿华首台
拖板桥访胡星卿
西湖曲 其一
子夜曲 其三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赠赛娥校书 其三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寄洪庾山
涧上访徐昭法
自河头入山 其八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感秋 其七
古歌 其五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饶平留别陈巩宁
中散大夫祖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感秋 其四
留别林君卫 其四
续奁 其一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八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出都谣八章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