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盈盈水一方,携手上河梁。荷叶齐人半,月光随板长。
隐同疏磬过,若共逝川忙。叹息如斯水,令余心事伤。
自河头入山 其七
黄泥湾下几重滩,滩水如雷去不还。怪得道傍长太息,红尘飞处是人间。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两岸青山啼鹧鸪,船头白发僧跏趺。凭谁借得云林笔,一抹春江老衲图。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船头明月光,客子心烦伤。月上潮初起,篙师刺船忙。
海幢访角子和尚
白发漫扶筇,秋山访法王。残红霜后叶,斜日寺西廊。
不见松枝偃,空闻柏子香。谁行心处路,吾自泛归航。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两岸风吹入峡船,崧台明月正娟娟。端州太守怜才甚,江阁应多赋大篇。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绿水青帘小槛幽,鲭鲂白鳊数千头。坐来莫说机心事,多恐群鱼渐远游。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尚忆河梁饯,清霜下素秋。汐来衰草外,人上夕阳舟。
既已空诸破,应无此别愁。如何行与立,惆怅不能休。
过知淡叔茅亭
结茅溪上竹林多,小径重关挂薜萝。席处野花千点落,枕边潮水二时过。
鸦雏傍母飞低草,鼷鼠当人折短荷。知汝经年犹未出,夜来清梦近如何。
石浪园 其二
路尽双桥接,楼台倚岸偏。千头梅子树,几片素馨田。
石涧归潮涨,林花带露鲜。板舆时奉母,泛览薄凉天。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月上空阶雪色寒,病夫无力欲行难。何时得共幽园里,细把禅心坐夜阑。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衲衣千片把苍藤,苦行中脩最上乘。血汗任劳三十载,朝昏常饭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静,境到仇雠绝爱憎。閒日每于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层层。
寄张超然 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自河头入山 其四
新雨连朝水灌畦,薄田千亩及时犁。农夫就饷林间妇,笑指声声布谷啼。
宿胡大灵水斋
永夜何曾寐,寒灯共此情。语难随漏尽,心易向君倾。
古道今时少,斯人薄俗轻。由来称俊杰,不倚侠流名。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四时风物似春温,俗俭人淳古道存。此地欲愁愁不得,城边尚有买愁村。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军败群僚入海居,惟君殉难一家俘。当时多少文臣在,记得寒窗读史无。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廿载姑苏曾作客,每怀风雅忆同游。兰桡泊处香溪柳,桂树开时然屧秋。
马齿居然成野叟,猪肝焉敢累贤侯。或时罢钓沧江晚,閒看鸬鹚与白鸥。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感秋 其八
寄黄海汤玄翼
广州元夜歌 其八
粤台新柳 其四
赠洞玄上人 其二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寿王克广
象山怀古 其二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赠李少君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西畴春望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二
感秋 其五
寄张超然 其三
寒树
广州元夜歌 其七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自河头入山 其十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琼南 其二
子夜曲 其一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寄容廷恂 其二
涧上访徐昭法
西湖曲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绘空轩
广州竹枝辞 其六
纸刀
重游雷峰寺
挽杨烈妇二章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哭林益金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十四夜西湖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郊居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留别林君卫 其三
赠少年李道士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古歌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