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此去广州三日水,此去罗浮日半山。算来亦是无多路,只要郎心乐往还。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月上空阶雪色寒,病夫无力欲行难。何时得共幽园里,细把禅心坐夜阑。
感秋 其六
朝汉台成千载馀,苍苍松柏绕阶除。蛮夷长老知天命,陆贾南来一纸书。
赠海幢慧轮大师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閒情。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送吴虎泉计偕
老去但依良友乐,如君万里计偕何。文章况是惊人句,此别应知岁月多。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粤台新柳 其六
春花开遍叶初齐,十里阴中走马蹄。霸上棘门何足道,试将一箭射长堤。
宿华首台
山楼依竹半,静夜更相宜。客梦正甜处,溪流无已时。
此心何所似,兹意与谁知。钟磬忽然动,窗云片片移。
自河头入山 其四
新雨连朝水灌畦,薄田千亩及时犁。农夫就饷林间妇,笑指声声布谷啼。
广州竹枝辞 其四
虎头日出尚曈昽,艓子齐开上大通。借问狂夫何处去,锦帆都趁五更风。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五载清风遍草莱,何堪今日送君回。最怜夹毂双双鹿,犹为行春特地来。
惠阳竹枝辞 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象山怀古 其二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松花久向云中食,黄叶无端逐水流。尘世是非何处尽,归来犹及小山秋。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送魏之秦 其三
十载慕颜容,五日事离别。悲歌易水傍,心为今日须。
征马向人鸣,边风助哽咽。斯须不可留,顷刻为胡越。
何以赠远人,愿子慎交结。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冬草
行尽天涯路,年年见汝衰。谁能摇落后,犹有雪霜姿。
寂寞何人顾,芳荣暗自期。平原一睇望,殊作塞垣思。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青山西北望,迢遰百重云。知尔安禅处,松风夜夜闻。
月明诸嶂合,泉响数溪分。便欲谢城郭,相随鹿豕群。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珠崖杂咏 其二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西湖后曲 其五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广州元夜歌 其三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赠少年李道士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广州竹枝辞 其六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感秋 其四
寄陶握山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涧上访徐昭法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寄陶握山 其一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赠濮澹轩
饶平留别陈巩宁
寄张超然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西湖后曲 其十
广州元夜歌 其七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十
自河头入山 其五
宿胡大灵水斋
古歌 其六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广州竹枝辞 其七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拖板桥访胡星卿
入粤始祖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宿玉屏峰顶
广州元夜歌 其四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惠阳竹枝辞 其四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泰山无字碑
听泽远弟弹琴
小浮山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